20家医院护士现场PK
27名护士获扬子晚报风尚大奖
。
在第100个护士节到来之际,扬子晚报和南京市护理学会共同举办了“风尚护士”大选,20余家医院400多位护士参与了本次大选的竞争。通过投票环节的PK,六十位晋级选手于昨日在东大医学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了最终的现场决赛,医学院10多位护理系学生热心地为比赛做了一天的志愿者。在南京市护理学会专业评委和扬子晚报风尚达人评委的严格考核下,27位一、二、三等奖“风尚护士”最终诞生!
。
扬子晚报记者 刘大颖 杨彦 于丹丹 杨甜子
。
比一比,谁最让人如沐春风?
。
天使形象组题目:“轮椅推送病人到床边,病人自行上床,然后回治疗室,推治疗车到床边,治疗车上放治疗盘、记录单、笔,与病人简单交流,做护理记录,将所有物品推回至原位。”
。
将轮椅上的病人送回病房,能有多少难度?这一个简单的考题,选手们却是赛出了各自的风格。有的选手温和轻柔,东西轻拿轻放,说话柔声细语;有的选手细心周到,连摇起床头的速度都不忘询问病人是否舒适;有的选手则是严谨认真,嘱咐患者勤喝水,精确到了今天除了输液外,还要喝多少杯。
。
“这个题目架构是非常简单的,实际上是搭出了一个‘骨架’,表演的‘血肉’是来自选手平时的工作。”本次大赛评委、南京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陈湘玉说,“天使形象”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手外在形象气质,二是对患者的态度,这都是装不出来的。“推轮椅的时候,和病人说些什么,病人躺下后,有什么嘱咐……有些护士平时就与患者交流不多,在比赛中就容易干巴巴的。台上的表现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平时的工作态度。”
。
比一比,谁的技术最过硬?
。
专业技能组题目:“一病人在病房走廊突然倒地,请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抢救技术。”
。
“阿姨,您怎么了!”“无自主呼吸,无颈动脉搏动。周围环境安全,适合抢救!”“为患者开放气道。”“1、2、3……28、29、30。患者心跳恢复,血压120/90,口唇、指甲转红,抢救成功,继续由医生抢救。”昨天在现场,20位决赛护士就将这一过程完整展现了出来。用于测试的是非常专业的假人模型,再加上3位专业评委目测选手动作的规范程度,打分环节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一次按压30次,接连做5组,外加人工呼吸。
。
。
比赛现场,参赛护士在为假人模型做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抢救术是医院里所有医生、护士都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不过要完成得标准、有效,绝对不容易。”评委之一、南京护理学会副理事长顾则娟告诉记者,心肺复苏的动作非常有讲究,双手按压的位置只要压偏了一个手指宽,就基本上没有效果了。
。
比一比,谁的护理最周到优质?
。
优质护理组题目:“一危重病人发热39度,你已携带核对无误的百服宁一片至病人床边,请继续以下护理过程。”
。
“刚量了体温发热39度,医生给你开了片百服宁,吃过半小时内就可以退烧,您有没有什么药物过敏史?”“发热的时候可能会出汗,我帮您换下衣服,否则容易着凉。”“胃口怎样?今天就吃清淡些。”“半小时后,我再来给您测体温。”……喂患者吃下百服宁这个过程,20位选手们相当“步调一致”,问药物过敏史、介绍药物作用、饮食建议、提醒注意事项等过程,不少选手都完成了“标准化”的步骤。南医大二附院产科的储志平在服务患者过程中还客串起了“知心姐姐”的角色,拉着患者的手安慰患者别害怕,吃了药烧就会退,她也会在她身边。
。
“优质护理,关键是‘优质’两个字。”本次决赛评委、南京市护理协会副理事长李国宏说,“优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患者的基本服务要做好,态度要亲切,二是专业方面,选手要给患者解释清楚药品的知识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疑虑,让患者安心。
。
。
专业技能组获奖名单
。
一等奖:
范海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朱倩 鼓楼医院
二等奖:
李英 江苏省中医院
付莉 江苏省人民医院
陶立翠 南医大二附院
三等奖:
陈华玉 江苏省人民医院
张赟 江苏省中医院
潘东金 南京军区总院
赵蕾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优质护理组获奖名单
。
一等奖:
王广玲 江苏省人民医院
朱同霞 江苏省中医院
二等奖:
苏小艳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李惠 南京市儿童医院
黄晓燕 南京市中医院
三等奖:
周晓蓉 江苏省肿瘤医院
王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褚志平 南医大二附院
秦嘉琪 南京市胸科医院
。
天使形象组获奖名单
。
一等奖:
陈珊珊 江苏省口腔医院
薛澍澍 江苏省肿瘤医院
二等奖:
周娟娟 南京市第一医院
郑桃花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杨雨辰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三等奖:
季珊珊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陈岑 南京脑科医院
沈洁 鼓楼医院
吴燕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注:另有33位选手获各组鼓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