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识 侯 绍 启
。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
(文/金陵警坛主编刘志欣)约三十年前认识了40岁的侯绍启,他是下关分局车站派出所所长。后来多年未见,记忆定格终日忙碌、拚杀一线的情景。近日读到他出版的两本书:回忆录《风雨四十秋》和诗集《路的记忆》,让我惊讶,他竟成了文化人!
。
为探寻化蛹成蝶的奥秘,两本书我一气读完。两书封面,均装帧以淡蓝色,与警服相似。淡蓝,不像红色、黄色夺人眼目,也不似黑色、灰色沉郁逼人。两书内容恰如淡蓝,朴实和缓,如竹篱上的牵牛花。《风雨四十秋》,没有专业作家故弄玄虚的悬疑,没有渲染煽情的刻画,只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的连缀,但真实让人感动。《路的记忆》,没有文人骚客费尽推敲的严谨,没有晦涩深奥的暗喻,皆为直白的让人立生敬意。
。
书置于案头,时不时翻一翻,心头总泛出涟漪。我从探寻候绍启转而探寻自己,到底因何感动?着警服三十年,熟识的所长多了,此前,我难以将候绍启所长从众多所长中区分出来,两本书展示了候绍启的独特。
。
退休后他没有轻薄自己,让我感动。不管吃几斗米的薪俸,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完整保存着时代的基因,是人生的财富。候绍启将自己工作中的破案、帮教、廉政的真实故事记载下来,并奉献给社会,是大功德。这些故事,反映了这个时代基层民警的工作状态、工作方法及工作条件,成为公安史的真实史料。我们说,公安事业是壮丽的、宏伟的,但再伟大的事业不都是由一桩桩最具体最细微的小事累积而成吗?!只要你曾为公安事业奉献过,这些小事都将成为你价值和碑刻。
。
退休后他没有终止追求,让我感动。诗集中收录的,基本是2003年后创作的诗词。此前,这个领域也许是他的荒漠。他自称完成了回忆录的撰写才开始习诗弄墨,曾上老年大学,拜过名师,曾请教过多位诗家,其实,就如他此生不改浓重的乡音一样,花甲之年还学古诗,也没想成为辞赋大家。他只想把退休当做第二春,设立新目标并乐此不疲,他所享受的攀登快意,他所获取的暮年充实,真让人羡慕。我相信,他每登高一步,回望昨天,都将得到成功的激励。
。
退休的他没有荒于时光,让我感动。书中他夹送了名片,上有一大堆头衔:省老年书画研究会、楹联协会会员、还有若干个诗书画院的副院长。书中也附有许多他诗书往来。当我们从忙碌中脱身,往往不堪回首,而他依然忙碌并快乐着,他的身心也依然充满活力。几次与他联系见面,总是来去匆匆,总有事在忙着。年已七旬,老候变成了候老,但他腰板挺直、军营修炼的功底依旧,宽厚的手掌握力依旧,还有他爽朗短促的笑声依旧。(金陵警坛 总第30期 2010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