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快乐的处方

快乐的处方

快  乐  的  处  方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快乐是一种选择

  苏东坡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映了苏东坡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庐山以及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的哲理。同样面对金黄的晚霞映红半边天的情景,有的人就发出了叹息: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有的人却发出了乐观赞叹: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为什么同样的情景,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主要选择了不同的心态所致。就如同样面对半瓶子水,积极心态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消极心态的人:“唉!怎么只剩下半瓶了”。国外有个乐观定律: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了,你应当高兴,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讲的是当你遇到伤害时,一定要会用大伤害来对比小伤害,那么你就会乐观。当你的车在路上抛锚,耽误了行程也不要急、不要恼,就高兴地想这也许是为了让你避过前面一个大车祸。罗斯福在未当上美国总统前,有次家中遭窃,得知消息的朋友特意写信安慰他。他在回复朋友的信里说:“谢谢你的来信,不过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第一,窃贼只偷走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窃贼偷走部分东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有人曾就如何做到少烦恼、多快乐的问题,请教过河北赵州柏林禅寺的明海方丈,他送出一个字:转。什么恼人之事都一转了之。如破财免灾就是转。改变不了别人就转变自己,改变不了环境就转变心境,学会转中求乐。
 。 
                                 快乐是一种换位   

  别老拿自己的标准去看人、去要求人,这样会使你看谁都不顺眼。要跳出自我,多换位思考。有位营销员,出发一个月后,风尘仆仆回到家,敲门时,心里就想,我媳妇一定会出来给我开门,并且开门后我媳妇一定会说:“你回来了,辛苦了......”。结果开门后,媳妇不但没问他辛苦了,反而耷拉个大长脸。这位营销员就火了,开始责备媳妇了:“我出发这么长时间,这么辛苦,你不但不问候一下,还用这个熊样子对待我……”。结果两个人就吵打起来。谁的错?当然是这位营销员的错,错在哪?没有换位思考。他只想自己在外一个月,辛苦不易,却不想想媳妇在家一个月也不易。如果见到媳妇不高兴的情景,他先主动地关爱她一下,也许就云开日出了。还有孝顺的问题,有的人说,我很孝顺父母,可有些事上还是不能让老人们满意,就觉得自己委屈不乐。其因可能出在孝而不顺上。孝是你自己心意,顺是顺从老人的意愿,孝心不遂愿,是换位不到位。如有的老人老伴去世后,想再找一个老伴,有的孩子就不同意,并说您这么大年纪还找什么老伴,我们养你、照顾你就行了。结果是老的不高兴,小的也不痛快。其实只要老人高兴的事,做小的能学会理解和支持,就是孝。一般讲女人爱唠叨,许多男同志都反感,并因此引发争吵和不和。科学证明,女人唠叨有利于身心健康。既然是好事,就由她去吧,总比她憋出病来上医院花钱、你还要费时陪她合算多了。学会耐心倾听,也是一种换位。从大方面讲,更是一种成功处世的技巧。
。  
                                   快乐是一种放下

   有一位喜欢收藏的老人,在集市上买到一个价格不菲的古花瓶,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高兴的往家骑着,不小心被路坑颠了一下,只听咣当一声,花瓶掉地摔碎了。结果老人头没回,车没下,无事一样的继续骑车赶路。而随他后面骑车的小伙子却沉不住气了,急忙超过老人后,问老大爷:“你的瓶子掉地上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老人平静地回答说:“听声音瓶子已经摔碎了,既然碎了,东西就没有价值了,就由它去吧。”老人的这一举止,就是放下心态。而一般人遇到此事往往会停下车子,看着摔碎的瓶子,心疼上半天或骂上半天,心情会沮丧老长时间。但如此这般又有何用呢?只能是失了东西又失心情,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的人朋友托他办事,如果办不成或办不好后,就闷闷不乐,老觉得对不住朋友,会很长时间处于自责中,放不下。其实,做事讲尽力,只要你心中无愧了,结果如何已并不重要。事不成,你就坦然告之,说此事我已尽力即可。人只有懂得放下,学会取舍,才会自在常乐。

                                    快乐是一种知足

  有道是知足常乐。知足者少欲,少欲是一种理智地放弃。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有一个美国商人到非洲去观光旅游,在乡下的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位老太太正在树下悠哉地手工编织草帽。他发现草帽编织的如此精致,带到美国市场上,一定会有很大商机。问之价格,老太太回答说:“5元钱一顶。”商人问她:“一天能编织几顶?”老太太回答说:“10顶。”商人又说:“我一次要你5000顶,你每顶要多少钱?”老太太说:“50元一顶。”商人纳闷的问:“怎么要你越多反而越贵呢?”老太太平静地回答说:“你要的数额这么大,为完成这些数量,我必须起早贪黑,不得正常休息。从此以后,也把我编织草帽的快乐生活给打乱了。”其实老太太对草帽加倍加价的真正目的,不是想借机多发财,而是一种拒绝。从老太太的行为所揭示的道理是:人创造事业的目的是为了享受生活。反之,被贪事所累或被贪钱所累,生活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

                          快乐是一种宽容

  宽容的前提是理解、是体谅、是承担。记得一位女同事讲过这样一件事情:说是有一天早晨,她购物回家进门时,撞了她三岁的女儿一下。她女儿说:“妈妈,你撞了我!”她立即回答道:“哦,亲爱的,我不是故意的,干吗要对我这样大声嚷嚷呢?”“可是,妈妈,是你撞了我,还撞疼了我。”女儿又接着不饶地说。“哦,宝贝,妈妈真的不是有意的……”当她还想再解释下去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不管她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毕竟是撞了女儿,并且在女儿的额头上撞出一点红印。因此,她接下来的动作是,放下手中的东西,弯下腰,让女儿给她看被撞到的地方。她吻了女儿一下,向女儿说了一声对不起,然后又把女儿抱在怀里轻轻抚拍。女儿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这一切非常简单,但比起说“这不是我的错,我不是故意的”效果要好多了。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都不是故意做的,但是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伤害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时我们与其忙着推卸责任,辩白自己不是有意的,还不如宽容面对,主动道歉,这样就少了许多争吵和冲突,避免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大家就能和谐相处了。

                                    快乐是一种感恩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埋怨或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时,你可曾想到有的人连脚都没了。记得在阿根廷《生活》月刊上,有一文写到:如果今天你是健康的而没有生病,那么你比熬不过本周的100万人幸运。如果你从未体会过战争的危险、监禁的孤独、严刑的残酷、饥饿的痛苦,那么你比全世界5亿人幸福。如果你能安然前往教堂而未被跟踪、绑架、拷打或者暗杀,那么你比全球3亿人自由。如果你衣食无忧、居有定所,那么你的生活水平高于全世界75%的人。如果你银行中有储蓄、钱包里有钞票、存钱罐里有零钱,那么你是整个世界中8%生活优越的人。如果你能阅读一些短文,那么你比全球20亿文盲幸运。比较心重的人,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是不快乐的根源。

                                      快乐是一种智慧

  有道是智者不忧。反过来讲,忧者不智,庸者自扰。只有学习、通达人生真谛,明了宇宙间因果法则的人,才会真正地想开看开,无惑无恼。如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我的同学某某在学校念书时,学习上是如何比我差,但现在却混的是如何的比我好……,一副不满或感觉不公的样子。其实,人有时聪明不如好命。按照易经上讲,决定人生命运有五个因素,即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学习。所以学习好只占命运因素的五分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许多大老板,虽然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但手下却拥有一大批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缘故。还有三国的刘备,虽然自身本事不大,但手下的关公、张飞、赵云等大将能耐都很大。刘备无能却有德。人有时有能不如有德。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是:有才人给有德人打工,有能力人给有福气人打工。强者自有强因在,不理解不行,不服气不行。所以古人早就告诫我们:人不能比人,人比人气死人。还有人讲,某丑八怪娶了个靓媳妇,有人叹息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我觉得这种说法不科学,应该是一朵鲜花长在牛粪上。因为这朵牛粪有营养。当然,营养的背后,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缘分。有人说缘分天注定。反正我觉得缘分不可思议。下面有个小案例,你可以品味一下,信不信由你。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这时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自己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从此快乐起来。

  还有智慧是发现美的能力,欣赏别人长处的境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身上都有亮点,只是忽略了欣赏。学会欣赏他人。做到“三多、三不、三为”。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他人长处、多想他人的难处。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变相轻为相敬,化误解为溶解,变苛刻为宽容。会容才会融,融入环境、融入团队、融入社会。在和谐中,其乐融融。

                                    快乐是一种奉献

  心理学上讲,人的烦恼、焦虑、忧愁大都是由想得到或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念头所引起的。如果我们能摒弃这种只顾满足个人私利的念头,凡事跳出自我,按一种利人的奉献思维,也即从“我能得到什么”的观念转向“我能给予什么”的观念时,不仅会减轻烦恼、焦虑和压力,而且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的效果。对于这一点,我是有亲自体会的。几年前,我曾是一名教师,当时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由学员为教员的教学效果进行打分评估的措施。这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第一次上讲台的我而言,感到压力特别大。开始时,总是担心由于自己没有经验,得到的教学评估效果不好,面子上过不去等。在上讲台的前一个月,我就开始担心,有时甚至寝食不安。后来受到这个思维方式的启发,我就转而这样思考“我的讲座能够给予学员些什么?能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哪些启示和收获?”当我这样去想时,压力却大大地减轻了,信心也随着增强了。不但不忧心了,反而快乐激情了。这种积极的心态还促使我翻看了更多的材料,备课也相当充分。结果,学员们对我的讲座都十分满意,因为我的讲座恰恰回答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对的、但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真是凡事利人、助人者乐,而且乐中有大获。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