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树立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树立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美 术 界 深 入 学 习 十 七 届 六 中 全 会 精 神

树立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


  10月26日,中国美协组织在京美术家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以及詹建俊、常沙娜、邵大箴、程大利、陈履生、杨力舟、张晓凌、丁宁、李翔等知名美术界人士,与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陶勤、张旭光等出席会议。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21世纪中国文化在世界格局中地位与作用发生历史性转变的高瞻远瞩和深刻论述。冯远在发言中指出,由中央全会来讨论文化建设、讨论文化发展、讨论文化命题,是我党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这充分证明了经济建设经过30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物质生活达到了相应水准并提出了这个课题,势所必然,也确实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目标定位在建设文化强国而言,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优秀文艺作品,其基本条件是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
  20世纪和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果说,20世纪是中国从积贫积弱到民族解放与民族自立的百年,那么,21世纪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与国富民强的百年。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已逐渐从学习西方、崇尚西方、自觉被西方同化的状态,转向对民族文化独特体系与传统哲学理念的再认知,并在这种再认知中创造属于21世纪中国自主性的文化,也就是中国从原来文化输入变为文化输出,以此辐射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与会者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让文化界、美术界感到振奋鼓舞,将为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贡献自身的力量。针对当前美术发展现状与面对的问题、困难,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为建设文化强国进言献策。
.
  一、树立文化自信
.
  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艺术的自信心,强化文化自觉性,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自觉是实现这个复兴的主要标志。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文化自信来源于自身对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与认知,深入的领悟和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延续5000年,正是因为其内在的精神和个性特征,使之文化形态与其他民族有所区别。
.
  近几年中国艺术家参加国际性双年展的作品,大多数不够满意,一个机构代表中国并参与一项国际性展事,取决于该机构是否权威,如果在学术上并不能代表中国当代美术的高度,是需要值得思考的。有关文化部门做了一定工作,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对此,邵大箴建议中国对外美术推广、美术展览方面,应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组织一个相应的机构,严格把关,中国并不缺少好的艺术家与好的作品,更大的问题在于缺少很好的选择和把握的眼光,缺少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当下的现状是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外国人不接受,因为外国人不接受,我们就不能拿出去,这种心理是一种民族没有文化自信的心理。相反,我们认为优秀的美术作品,就应该积极推广,走出国门,让外国人慢慢去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不能一味只是以迎合的态度开展对外交流。

.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树立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邵大箴同时也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既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处于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中,谁都无法摆脱国际文化的影响,艺术存在适应和征服的过程,对于我们自身而言,要照顾国外的艺术观念与趣味,但更要知道,即便是我们创作的油画、雕塑等舶来艺术品种,同样也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的,并非是简单的效仿,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当具备基本的文化自觉与自重,关键还是在于选择,敢于把好的美术作品送出去。

  过去我们习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看问题,把传统和现代对立,东西方对立,处于世界文化之林中,东西文化没有孰高孰低的差异,只有形态上的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区别其他的文化形态,有自身特殊的个性化的发展规律。

  程大利从中国笔墨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个人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常常把笔墨理解为材料和工具,或技法,这种理解带来了很多误解,笔墨是文化的概念,它首先是中国哲学的延伸物,其次是中华民族独特情感的记录,是净化心灵的手段,笔墨实践和历代书画理论构成一个庞大完整的认识系统,成为一门学科,那就是中国书学、中国画学,“五四运动”以来这些学科被淡化,本民族固有文化的自觉也有所动摇,传统出现断裂,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讲借鉴革新多,讲继承传承少,这次公报中出现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的论述,令人振奋!中国画审美鉴赏评价至今仍是少数人的事,多数人不清楚笔墨文化的内涵,审美法则分不出高下,弄不清精神含量,所以造成了在当代中国社会知道范曾的人多,而知道范宽的人少。因而,具备文化自觉性,让全民族全面认识自身的传统文化,强调传承,并能对这笔精神财富的价值有新的阐发,这无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美术的文化强国愿景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制改革、文化创新、文化建设、建立文化的经济机制等,在此次的公报中非常系统化。

  1.建立指标体系
  张晓凌认为,落实到文化建设层面上,要有具体的指标,而对于美术界而言,接下来重点在于群策群力逐步建立并完善指标体系。

  构建中国美术自主性的主流美术价值体系,尚辉建议既要积极推进传统美术的现代性,又要推进外来美术的本土化。而在这“两化”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人类审美追求的审美文化理念与价值体系。

  2.转化话语体系
  近些年来,中国国力强盛,国际上主动与中国建立文化交流,寻找与中国合作发展的机会,越来越频繁,但却由于话语体系的转化问题,东西方文化间缺少更多直观有效转换。

  对此,丁宁列举了一些教学中的体会。他谈到,有时候我们认为确定是中国的东西,比如佛教进入中国,形成了一个禅宗系统,可是“禅宗”这个词,所有西方人看到,并不认为是中国的,会认为是日本的,中国的盆景到了英文语系中,变成了日语的翻译,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在慢慢失去文化上应该有的话语权,比如端午节被韩国抢注,韩国如今还在向联合国申遗“活字印刷术”,之所以争这些,是因为这些代表着文化意义世界性的衡量,也就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但是却因为某些意识上的不足,我们正在慢慢失去世界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认证。因而,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特有的能量,中国文明是活态的文明,在目前的情况下客观看来,我们尤其在年轻一代,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西化的成分太大,一方面因为主观上我们对本该好好继承的传统文明存在淡忘;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由于文字的特殊性,在对外输出时,有时候会缺少合适的转化体系,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西方世界不好理解,这也说明我们的研究推广还做得很不够,应当把握此次公报中的指引,思考完善更多的文化细节。

  话语体系的转换功能非常重要。王镛建议,应该适时启动当代中国美术翻译工程,创办当代中国美术英文刊物,有计划、有系统地向世界推出当代中国优秀的美术家。近年来,印度美术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存在于英语体系中,而我们的很多核心价值体系,国外不理解,我参加过一些对外展览,外国观众不能理解我们讲的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所以美术界应当正视这一问题,并集中精力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文化强国、美术强国不是自封的,是国际公认的,必须得到国际世界的承认。

  对于话语体系的建立,李一认为作为一个美术理论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建构中国当代美术价值评判体系的重要性。古代中国美术的各个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美术批评标准,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移植了许多西方的美术理论,这当然是必要的,但问题是我们缺乏原创性。今天,在古代美术传统和20世纪美术新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当代的中国美术观,研究当代美术的发展规律,完善美术创作的评价体系,是理论家面临的任务。。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3.分清事业与产业

  公报中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刘健认为,通过此次全会精神再次廓清了过去的一些隐忧,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很多年了,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很多具体的操作上面把文化的属性忽略了,致使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此次的公报中非常清晰地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开,要继续壮大发展文化产业增长数据,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一些需要国家持续扶持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要把文化强国的一些重要成果建立起来。全会精神中对满足大众文化提得很多,实际上美术家们把好的作品拿出来,就是对大众的一种服务,美协责无旁贷要通过举办众多高质量的高端学术展览的同时,要举办一些好展览,为提升全民素质服务。

  对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杨飞云认为文化产业可以做大做强,但是文化事业需要做精做深,需要国家扶持,它不是赚钱的,文化事业绝对需要国家的大投入,每个民族都是这样的,强国不是先做产业化,而是先做事业,真正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精神自主确立起来。。

  常沙娜建议,在提出新的发展形势下,各级部门要有准确有力的导向,要进一步把我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引向进步的方向,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发展出发,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杨力舟认为,此次公报中强调给予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指明了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后,应当具体落实在文艺创作上,今后的重点应当是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中的位置和比例,如何讲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取得更好的协调。

  形成健康有序的能够体现国家GDP经济发展水平的强大的艺术产业,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尚辉提出,如果说体现中国当代文化创造力的艺术价值观和美术作品是中国美术输出的内核,那么,这种内核只有借助于文化产品的产业化输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文化价值观的辐射。百年前,我们如此崇尚西方文化,还不是西方文化伴随着船坚炮利和各种商品流通而来,西方对于中国的文化输入,绝对是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因而,没有美术文化产业,没有可以和西方艺术品相抗衡的艺术价格,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对于中国美术作品艺术价值的认同与崇尚。

  曾成钢也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必要的,艺术家的生存依赖于此,同时正确的文化产业之路也是符合此次公报中建设文化强国的方针指引,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当是一味求快,忽略高度与质量。他从自身所处的雕塑行业出发分析认为,当下文化产业中的有些环节存在问题,求量却忽略了对质的要求,同时针对本土文化的输出问题,并非单单缺少自信,而是缺少一股合力,缺少一个清醒的认识。。

  4.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与国外的交流并不少,但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邵大箴认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对外美术交流活动,需要整合,有关政府文化部门应该重视美术方面对内与对外的整合。

  中国美协近年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西藏民主改革50年、西藏和平解放60年等大型学术展览,也包括培养青年美术人才海外研修工程、全国青年美展,同时还开展了针对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的培训计划。在中国美术走出去方面,中国美协利用现有的人力和财力,将一些大型的展览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巡展,中国美术近年来在国外如维也纳、巴黎、法兰克福等地区的巡展,也在持续开展。。

  在总结此次会议内容时,吴长江谈到,通过展览和海外推广,造就一批能够承载这种主流美术价值体系与创造意识、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师巨匠,并通过他们具有标志性的美术作品形成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如果没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名家,就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进行文化输出。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们也感同身受,我们身处非常好的形势,国家要全力推进中国文化,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这种机遇,美协工作大有可为,同时也感觉到肩负的任务非常重,美协工作各个方面需要创新,需要改革,需要真正地务实地推进美术事业的发展。专家们的发言代表了美术界的声音,我们要认真梳理美协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形式和存在的问题,吸取大家发言中的意见建议,下一步也要针对其中的问题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讨论、进一步的讨论,引导美术界继续开展深入的学习活动,此次的学习研讨开了一个好头。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