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孙印存序跋题咏
一
自来艺术之精,由于天者半,由于人者半。天人并到,一脱手而即得奥窍,不待指示,日新月异,渐升古人之堂。盖求诸形者泥於迹,会於心者观其通也。今乃於吾鸿孙见之。鸿孙生三月而孤,予於者孙中,独深怜爱。髻龄丰神玉立,试笔作字,即具帖法,读书亦能聆悟。偶为小文,颇有幽隽之致。惜非科举时代,无从展其骥足。近痛浩劫,家业灰烬,学校率苟且支离,不足求益。乃以宝贵之光阴,致力于镌绘二事。斗室之中,钟鼎篆籀之文,山水花鸟之册,罗列纵横,古香四溢。求者踵至,日不暇给。犹复锲而不舍,远绍旁搜,时出新意。予於此二事,夙少钻研,未能私为赞美,而即求之者之众,知其必有异於人者。实至名归,非可虚假。年末弱冠,亦庶几天人并到也欤。噫!三精雾塞,八表同昏,人世治生,兴嗟无托,一艺之长,远姚厥声,固足以自洁其身,不居人下,而庇及一家。凡印人传、画徵录中之卓卓者,何尝不傲王侯、接名流,而表其雅人深致耶!此就乱世而言之;若值环宇镜清,则才高艺广之资、恢张经世之学,固大有事在,区区镌绘,又末务以矣。鸿孙勉乎哉!
著雍摄提格阳月大雪前三日祖弢素序於淮水东边
二
丙戌初夏,以彦通先生得识云孙,盖才艺广博,敏而好学之士也。云孙工书善画,能文章,尤精雕琢。早岁於冷肆中得甲子丁丑间近人为悲鸿所治印铃本,始从事抚拟,继又获观歙中诸子、西泠八家及完白、攘之、 叔、穆甫、仓硕、师曾各家专集或其制作精品,艺乃大进。近复参研十钟印举,甄陶殷周,驰骋秦汉,博采兼收,怡然自得。云孙年至富,腕力当日益雄强,所成必不止此。自开宗风,其在秦汉印玺之外。吾人若仅取法明清,似难脱前人窠臼,抗礼当代名贤。拔赵立汉,应求之於殷契、周金、秦权、汉甓、陶简、泉镜之间。质之云孙,以为何如。
金陵杨仲子时年六十有二
煦园
三
石室宜祧两庑贤,一龛美意自延年。
雁行傥下衣冠拜,应被人呼作米颠。
识字方能写八分,秦权汉瓦制纷纭。
十钟印举饶刀法,好借今文证古文。
奉题云孙学兄印存
壬午三月李宣龚
四
几罗花乳与灯明,汉白元朱篆刻精。
此艺知从六书出,毛锥铁笔不单行。
甲乙镌题子擅场,锡封二字借奇章。
辩源试起论官印,岂取成皋白下羊。
云孙仁兄
嘱题印存
癸未上巳
夏敬观
五
年少如君信自佳,得无贞介世难偕。
诵芬远绍云亭里,好事新营雪廊斋。
篆籀六书能刻画,缥缃万卷足编排。
祖庭老擅灵兰诀,呼丈吾当拜下阶。
小诗奉赠云孙仁兄
即题其印存
甲申仲夏
李佩秋
六
塌 莎 行
梓泽风流,徂徕气节。清湘孤韵标奇绝。尽看东海尽扬尘,携来袖底玲珑雪。
照座琼姿,挥谈玉屑。眼中吾老畴能说。泓龙莂记会传灯,殷勤此意为君热。
辛巳腊月
奉题云孙老弟印存
西神王蕴章
七
汉白元朱仔细论,奏刀遂不溯渊源。
只嗟时史误蹊径,枉自诸于绣 蹲。
宁与石为莫逆交,草堂犹是旧书巢。
任凭万劫海桑变,松柏岁寒独荫乔。
末句谓祖庭弢素先生
云孙世讲出示篆刻惬心贵当莫名纫佩
奉题二截乞正
丙戌九月东培山民
八
花乳镌鑱逼汉官,上窥甲骨集丛残。
祖庭笑授时文秘,布局某篇一例看。
云孙世仁兄以印谱嘱题,忆令祖夏问语诒:医道通乎制艺,治印亦犹医也。道艺一贯,则六通四辟,上下千古,悉集腕下。请质之祖翁,以为何如?
丙戌腊月柳诒徴
九
积世声华庆历前,置书犹及见精专。
用丁度事谓令祖云轩先生
阿鸿已敛摩天手,司直同过斫地年。
自有风流散金石,更馀清思寄兰荃。
欲收榱桷吾滋愧,青眼高歌孰子贤。
云孙世兄夙从余游,媚古以馀,兼工追诼,体势刀法,以私淑先兄师曾为多。今集其印存,为喜题一律。
庚辰七月陈彦通
十○
谁从皖浙夸宗派,直向斯冰悟道真。
齐鲁封泥洹上骨,收归腕底斗精神。
师曾逝后孰传衣,艺苑於今亦式微。
喜子古饶书卷气,翻教顽石有光辉。
云孙道兄 嘱题印存 壬午腊不尽三
日 龙沐勋
一一
曼卿酒后吟情,孝友高歌金谷。
此又君家能事,祖庭笑看秀出。
劫后湖山无恙,眼中文物萧条。
乞汝者枝铁笔,重整一代风骚。
云孙仁兄世先生 嘱题印存即希雅正
丙戌腊月 卢前
一二
云孙奏刀如切泥,冥与造化争毫厘。
殷龟姬鼎纳方寸,神通芥子吞须弥。
敬题 云孙印存 丁卯冬八十叟钱仲联
一三
“印”字从爪从卩,用手持节,以示信也。中华文明古国,以摹印言,来源久远,体例繁多。三代以下,秦、汉、魏、晋、六朝、唐、宋之制,班班可考。元明之际,会稽王冕,剏用青田花乳田篆刻,以代晶玉犀象,无意为中国篆刻史开一新纪元,犹如书法史上之以笺纸代替竹简,意义重大。从此,印章不仅用以昭信,并为文人学士寄兴六艺事矣。明、清两代,名家辈出。文彭、何震之后,徽派有歙中四子,浙派有西冷八家。二派之外,又有邓石如突起,而赵之谦、吴俊卿足称后劲。印坛佳话,史不绝书。其间得失,约略可言。
古今篆刻名家,无不学有根底,胸饶卷轴,古能士气盎然,格调高雅。世有工里欠缺,急于成名之流,其篆刻也,矫柔造作,眩世欺人。或肥而臃肿,或瘦而枯槁,或作猖狂之怪态,或逞油滑之妖姿,狐禅匠气,斯为下乘。余酷嗜印学,主张百花齐放,但对此类作品,亦不欲观之。
一九九三年,余应聘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始与石云孙先生相识,得全观其印章。无论朱文白文,皆雅而不俗,,清而有神。平正之中有灵气,端方之中有变化。刀笔之外,意趣天成。乃知李墨巢、夏吷庵两翁赠诗之不虚。盖先生曾师从王福庵、李释戡两翁,于印于学,均有渊源,孤文小石,有道存焉。
作者苦心精诣,尚须识者珍重,若不珍重,做亦徒然。今先生嘱为其印存题词,余不揣浅陋,妄为品评,不知有当否耶?
一九九五年五月卞孝萱题
一四
云孙精艺术,篆刻表象形。
六书呈异采,世代仰仪型。
谨拟拙句以赞云孙博古通今贡献中华文
化之功能 蒋匀田 七。一四。一九八五
一五
早岁风流韵未赊,艺游浙皖自名家。
勒铭腕运千钧笔,揽辔心存万里涯。
身历沧桑怀旧雨,亲逢致治感物华。
金陵图上添新采,老桂重发昔年花。
云孙道兄邮寄印存 嘱题感赋一律乞政
乙丑仲秋 曹念诚
一六
秦灰而后久荒芜,艺圃何人问六书。
斤斫神明通篆籀,磬香祖泽绍门闾。
年尘掩馀残梦,百斛珠围足自娱。
开卷乍亲金石益,相忘鱼乐在江湖。
云孙道长兄 惠贶印存题奉雅正
己巳岁不尽旬日 洪任吾时年八十三
一七
涴 溪 沙
劫后重亲几砚边。摩挲犹自忆当年。
许将顽石证因缘。 剩墨零残皆。
是泪,元朱汉白有谁怜。 却囊萤火闷残篇。
奉题云孙学长 自用印蜕 癸亥元月
苏昌辽
一八
周金殷契叩从前,戎祀斑斓认古先。
漫数浙丁与皖邓,即今斯籀有新诠。
錾金切玉等刻泥,腕底精神孰可跻。
块垒若知有多少,试从方寸觅崖溪。
云孙学长仁兄以印蜕属污,漫成二绝即
奉雅正
业衍璋弟于癸酉季秋黄华芳盛之日
一九
凝重端严自有宗,温文儒雅见雍容。
不将乖肆随时俗,但向刀尖觅古风。
盛名未必真高手,高手何妨不逐名。
一派浑然存天趣,几疑木石有前盟。
云孙先生为篆小印诗以致谢并题印存
许青
一九八三年七月
二○
余从事篆刻,迄今五十馀载。幼承家学,祖父云轩公工诗词。精医道,收藏亦富,得时览碑帖印谱,外祖父胡公吉如善书画,家藏赵叔为外曾祖韵生公刻印十数事,每过书斋,辙爱观摩。尝以刻金石竹木为嬉戏,屡蒙伯沆王瀣、述庵仇埰公约、东培王孝煃、大壮乔曾劬、劬堂柳诒徵诸老奖掖。丁丑赴沪,又得亲福庵王禔、四神王蕴章二师教益,复蒙彦通陈方恪师以所藏印悉供临摹。极爱师曾先生之做,遂私淑焉。辛巳入印铸局,受业释堪李宣倜师并与安持衬巨来君晨夕切磋,专攻元朱汉白。庚寅创新安印蛇於南京,杨仲子先生时相过从,频赐教诲,命摹殷契周金,印体为之一变。辛卯后尽弃所学,一辍三十八年,时人惜之。余於篆刻最服膺者,厥为悲庵、福庵、大庵、琴庵诸家,近因同好鞭策鼓励,收拾旧刻自用印,铃拓存观,以志雪泥鸿爪云尔。
辛末重九新安石学鸿云孙於金陵莫愁湖畔之翠竹楼时年七十
——文章摘自《江苏文史研究》199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