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鉴定课堂--第二十一讲 名家“特型书画”之“主题性创作”造假成品辨识

鉴定课堂--第二十一讲 名家“特型书画”之“主题性创作”造假成品辨识

鉴   定   课   堂

.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

   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廿多年后,我有个铭心刻骨的体会:当今假造的书画之所以能屡屡骗过那些艺术资历并不算“浅”的书画家、书画鉴藏家甚至国家级鉴定权威机构。至关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识假者是“置”身明处,而造假者则“躲”在暗处。俗语所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鉴定书画当然也是这个理儿。那么有什么途径可以较快摆脱目前这种多数鉴藏者都面临到的“识假被动”局面呢?我以为,辨别书画的真伪,就好像是看魔术表演,你只有想方设法跑到幕后去,去把那些在舞台正面“视而不见”的玄机妙境统统看出个究竟来,才能令魔术“魔”力顿失。恍然大悟中形形色色的书画伪作便会变成“被看穿的把戏”,辨识它们当然就显得“主动”。

.

  因此说,深入到幕后去揣摩、深究书画作伪的种种伎俩,揭开造假者的神秘面纱,无疑会对我们的鉴定实战带来极大的帮助,称之“事半功倍”也一点不为过。从今天起,我将根据自己的书画鉴定实践和识伪经验,对目前这一时期较流行、且较具欺骗性的一些书画作伪手法做个相对全面系统的辨识讲解。

.

第二十一讲 名家“特型书画”

“主题性创作”造假成品辨识

        在专门针对名家“特型书画”的造假策划里,“主题性创作”也是较常见、较频繁被作伪的书画种类。此处称谓的“主题性创作”,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多数书画家,皆不得不配合政治形势与任务而创作,故而为后人留下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内容与“主旋律”有关,尺幅多数偏大的“特型书画”作品。有些艺术品拍卖行还专门征集此类作品并以“毛泽东时代的美术(作品)”作冠名进行对外宣传与专题专场拍卖,事实上也能吸引海内外不少藏家的购买欲望,故而也诱发了该类型作品的大批量造假。

  最早让世人知晓“主题性创作”出现赝品的事发生于好多年前。当时画家本人吴冠中一纸状告了南方某拍卖公司所投拍的暑名“吴冠中”,画题为《炮打司令部》的画作为假。该成品所画的是“文革”题材,内容是某领袖人物执笔写“大字报”的半身像,它就是一件地地道道的“主题性创作”成品。讼诉此画期间及最后原告胜诉在收藏圈乃至于全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几年随着海内外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繁荣,“主题性创作”的专题藏家渐多,该类赝品也伪造出不少。具体炮制手法以“绝对克隆”、“相对克隆”、“更名克隆”与“仿制”为最多见。

图一

  两年前,我在南方的一家拍卖行遭遇到此件署名“陆俨少”,题为《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图(1)成品。由于此画的题材特别,故现场有很多人都被它所吸引,也招致一些行家质疑的议论。其实,对此画是真是伪的判断,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衡量其艺术水准来下结论,而只要仅仅考证其画题与所暑作画的时间就足够了。请大家注意,此画中书写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画题和“1957年3月”的年款,这已然就是此画造假的“狐狸尾巴”。因为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是发生在1963年3月5日的事(雷锋是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的)。所以,只要按逻辑推论,如果画家陆俨少创作了这件作品,那么所署时间起码应该是在1963年3月5日以后,而绝对不会是在1963年3月5日之前。因此,图(1)成品决不可能是署名者的真迹,它根本就是造假者在“仿制”画作后在署伪题款时竟没注意到时间的细节导致穿帮了。图(2)是陆俨少1966年画的真正“主题性创作”作品《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细品该画能让我们领略到该画家创作这类作品所独具特色的于严谨中带有抒情性的笔调,以及造型的时代气息与艺术趣味是如何体现在一件“特型书画”中。大家也可将图(2)与图(1)画作中所有人物与配景的笔墨、造型包括款字做一对一的逐项比较,相信还会取得更多的感悟。

图二

  辨识名家“主题性创作”作品的真与伪,关键点有三:一是对我国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那一段历史背景及艺术界的创作状况要有所了解;二是要相对熟悉当局名家在那一特殊时期的创作概貌及主要作品的风格面目;三是最终还要再回到书画鉴定的“本源问题”,即对待辨识作品的笔墨、造型与款识的艺术元素要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质量评估,并以此为主要依据来辨别真伪。像图(1)成品那样款识造得不靠“谱”,鉴定它连笔墨、造型等要素不用细瞧的赝品,在现实中毕竟只是极少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