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Rank: 9](./images/Picnicker/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Picnicker/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Picnicker/star_level1.gif)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5-13 23:16 只看该作者
南京静海寺见证历史弘扬文化
南京静海寺见证历史弘扬文化 (滴水草堂书画网http://www.dsct.cn/bbs/index.php)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风景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大门
"南京静海寺是荣耀与屈辱两段历史集于一个空间,静海寺鲜明的象征意义值得国人永远反思。也是我们弘扬郑和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静海寺纪念馆馆长田践说。
静海寺位于南京下关仪凤门外,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航海功勋、弘扬国威而建寺,并赐寺额"静海",意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这个见证郑和七下西洋实施"和平外交"取得空前历史功勋和辉煌的地方,却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议约场所,是中国近代落后、屈辱历史的开始。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是在原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基础上扩建而成。在其主体建筑郑和纪念堂内,长36米的大型磨漆壁画反映了郑和28年间7次航海经历中10个最有代表意义的场景和故事。在"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指导思想下,郑和下西洋不仅传播了中国文明,并且以大国身份化解东南亚各国矛盾,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郑和的船队还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剿灭了海盗陈祖义,"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极大地促进了海上贸易。
"明代的静海寺堪称一座'西洋博物馆'。"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副馆长杨波说,寺内陈列着郑和船队带回及海外进贡赠送的象牙、玉石等奇珍异宝,特别是郑和从锡兰山迎请回来的佛牙(佛典记载,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有几枚牙齿,被佛教界视为圣物,即佛牙),以及水陆罗汉像等宝物,引来无数市民膜拜观赏。静海寺内还种植着郑和从海外引进的花卉和药物,其中的西府海棠直到150年后的万历中期仍在盛开。而明末李时珍为撰《本草纲目》,特至静海寺考察"番药夷果"。
田践说:"静海寺目睹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盛况,也体现了明王朝时期中国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向心力。"
但随着"寸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取代了"锐意通四夷"的积极对外政策,闭关锁国的中国日渐走向落后和贫穷。1842年8月,70多艘英国军舰入侵南京下关江面,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历史何其讽刺,谈判议约处所恰恰选择了静海寺。
"与明永乐时静海寺是中国强盛、海外平服的象征正相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静海寺是清王朝丧权辱国、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从海上入侵中国的历史见证。"杨波说。
"古寺历沧桑,奇耻殊荣关国运",中国从强盛的航海大国,变成近代任人鱼肉宰割的半殖民地,国运的盛衰荣辱令人深思。田践说,"郑和航海所象征的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国人永远铭记。静海寺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就是,中国必须开放,必须走向海洋。海洋就是未来,失去了海洋就失去了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