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健康常识123:碘缺乏病防治问答

健康常识123:碘缺乏病防治问答

碘 缺 乏 病 防 治 问 答

(滴水草堂书画网http://www.dsct.cn/bbs/)
        2007年5月15日是我国第十四届“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
   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医学上有个有趣的实验:蝌蚪切除甲状腺后,无法变成青蛙。但是,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后,切除甲状腺的蝌蚪都变成了青蛙,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甲状腺对动物发育的决定性作用。碘和我们每天食入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体内,在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过程中必须有碘元素参加,否则甲状腺激素就不能合成。因此,可以这么说,碘在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微,但它却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三大作用:
  (1)它能维持机体能量代谢(也就是进行物质分解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产热(保持体温),它的缺乏会导致基本生命活动受损和体能下降。
  (2)促进体格发育。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发育、性发育、肌肉发育及身高体重的发育都要受它的调控。
  (3)促进脑发育。在胎儿期或婴幼儿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依赖甲状腺激素,它的缺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落后,生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这种障碍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三、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关键时期
  脑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时期是从怀孕3个月到出生前,叫宫内期,主要是胎儿的脑神经母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大脑皮质、基底核和内耳发育过程。在此期间发生因缺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不足,肯定会影响到这些重要结构的发育,造成不可逆损伤;第二个关键时期是从分娩到2岁,即生后期,在此期间特别是生后头半年特别重要,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分枝、突触形成、髓鞘形成与胶质细胞发育时期。如果这时候发生碘缺乏,会造成智力落后,特别是出现抽象思维能力的缺陷。从脑发育的程度和重要性来讲,宫内期比出生后更重要,因为一个正常、成熟、健全的脑组织主要是在胚胎期发育完成的。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关键时期发生缺碘造成脑发育落后,关键期后再进行补碘,为时已晚。
 四、碘缺乏与智力、智商
  人们通常用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正常人的智商为100左右。碘缺乏能损伤儿童智力。
  (1)通常我们将碘缺乏分为重度和轻度。重度碘缺乏的儿童,智力损伤严重,智商低于50,呈白痴状态,生活不能自理;轻度碘缺乏的儿童,智力损伤略轻,智商在50-69之间,呈弱智状态,生活基本能自理。
  (2)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碘缺乏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既没有发生甲状腺肿又没有明显智力落后的所谓“正常人”,这些“正常人”实际上也是碘缺乏的受害者,只是由于他们体内缺碘程度相对较轻,或者他们身体对缺碘不敏感,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目前已经补碘但不够充足的地区。这些人群平均智商处于正常范围的偏低水平,约低于不缺碘人群的10-15%。因此在缺碘地区没有甲状腺肿的居民也同样需要补碘以保证健康,这就是我国要实行全民食用碘盐的原因。

 五、碘缺乏会造成哪些危害?
  碘缺乏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相关疾病或危害的总称。它包括孕妇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先天畸形、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俗称“呆小症”,有呆、小、聋、哑、瘫等表现)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损害等。成人缺碘将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家禽牲畜缺碘,导致产肉、产蛋、产奶、产仔和毛皮质量下降,易感染疾病。碘缺乏危害不仅仅局限于甲状腺肿,它呈现出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病谱带。
 六、为什么采取食盐加碘的方式补碘?
  防治碘缺乏危害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它经历了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验证,证明了碘盐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坚决地向各国政府推荐食盐加碘。食用加碘盐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
  ——加碘盐安全有效。按照现有标准剂量,食用碘盐可以保证机体每日对碘的生理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0克的盐,每天可获得150~300微克的碘,这种剂量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中毒等不良反应。实践证明,碘盐防治碘缺乏危害是安全有效的。
  ——加碘盐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是不可逆转的,人类必须长期、每日微量补碘。同时不分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只有通过吃盐,才能保证碘的生活化、微量化及持久性。
  ——加碘盐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经济、方便,它符合下列条件:(1)盐业生产比较集中,容易实现食盐加碘。(2)碘化物与盐的混合加工过程简单,不需复杂的设备,不产生副作用。(3)碘混入盐中不会改变盐的颜色、味道和气味,碘盐与非碘盐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区别。(4)加碘费用低廉。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碘盐是各种补碘办法中优选出的好办法。

 七、我省消除碘缺乏危害进程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20世纪80年代初调查发现,全省45个县存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存在着病区分布广、病情轻的特点,其中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的南京、镇江、常州、淮阴、无锡市所辖的10个县被列为重点防治县,随后逐步落实以全民供应碘盐为主、辅以口服碘油丸的综合防治措施,其它35个病区采取以口服碘油丸为主的防治措施。1995年监测调查发现,全省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达17.43%,儿童尿碘中位数仅为85μg/L,表明我省为碘缺乏地区,人群碘营养水平尚处于缺乏的状态。1996年3月起全省实行全民食盐加碘。碘盐在全省普及已达10年,碘缺乏危害也已得到有效地控制。1998年10个重点防治县通过了消除碘缺乏危害省级考评。1999年,全省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8~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达到100μg/L以上,目标人群甲状腺肿大率低于5%,以省为单位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危害的阶段目标,是2000年国家评估17个通过“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目标”的省份之一。至2006年底,全省13个省辖市以市为单位通过了国家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目标,全省进入了可持续消除阶段。
  通过近年来的监测发现:我省目前碘盐覆盖率达到98.6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37%;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3.45μg/L,处于100~300μg/L的国际组织(WHO/UNICEF/ICCIDD)推荐的较为合适的尿碘范围之内;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无论是触诊法,还是B超法,肿大率均保持在5%以下;调查发现:全省8~10岁学龄儿童平均智商达到109,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5.5。相比前几次调查,合格碘盐食用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尿碘中位数水平已连续四次监测在100μg/L以上,仍保持碘营养充足且较为合理的水平;甲状腺肿大率稳定在小于5%的水平,相比2001年,智商水平提高了10个智商点。这些数据表明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不仅使我省达到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目标,同时大大改善了我省居民碘营养不良的状况,提高了我省人口素质。

 八、我省防治碘缺乏危害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省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十分重视,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行动规划》,提出了全省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全省各市、县也分别制定了本地区的消除碘缺乏危害行动方案,将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1996年3月省政府第72号省长令,颁布《江苏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实施办法》,使全省的碘缺乏危害防治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同时,按照国家要求有步骤、分阶段地确立了消除碘缺乏危害的阶段目标予以实施。省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年对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从技术上规范了省辖市对所辖县(市)的消除碘缺乏危害考评工作和县级市的自查自评工作,碘缺乏危害考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防治专业队伍。成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碘缺乏病病情监测体系,并同时建立了监测-反馈-调整的机制,通过不间断的碘营养监测,使之发挥补碘所带来的最大效益,又使其副作用降至最低水平。工厂化、机械化的食用加碘盐生产格局在江苏已经建立,食盐准运、批发和零售已成规范,食盐流通现代化格局正在形成。全省已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尿碘和盐碘监测质量控制网络,保证了监测网络的有效运转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性。
通过政府重视支持、部门密切配合(我省卫生和盐业部门的配合在全国堪称典范)、健全监测网络、完善质量控制、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市场监管、群众共同参与,我省碘缺乏危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九、我省有没有高碘地区和病区?所有人都能吃碘盐吗?哪些地方可以买到无碘食盐?
  在监测工作中,我省发现徐州市部分地区存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和病区的流行,在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依照《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对上述地区实行供应无碘盐的决定,杜绝了在这些特殊地区再供应碘盐造成双重加碘可能带来的危害。生活在我省水源性高碘地区和病区的人,和不宜食用碘盐的甲状腺疾病病人,宜吃无碘食盐。为此,省盐务管理局与卫生部门合作,除了在高碘地区供应无碘食盐,在缺碘地区以食盐批发部为重点,在县(市、区)、乡(镇)两级设立了无碘食盐供应点,为这些人群专供无碘食盐。
 十、为什么说“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任重道远”?
  由于地球环境缺碘不会根本改变,因此消除碘缺乏危害不可能一劳永逸,食盐加碘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我省从外环境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来看,全省除在徐州的丰县、沛县两县和铜山、睢宁、邳州等部分乡镇是高碘地区外(这些地区专供无碘盐),其他地区均处于碘缺乏地区,居民需要长期在每日膳食中补碘,必须坚持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综合措施不动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碘缺乏危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006年下半年,在新疆部分碘盐覆盖措施不到位的地区,又发现有10岁以下的克汀病患儿,这些患儿是在国家1996年实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综合措施以后出生的,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食用碘盐对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切实履行国务院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认真落实碘盐防治措施,努力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到2010年95%以上的县(市)达到消除碘缺乏危害的目标。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依然任重道远!

(江苏省血地办 提供)


TOP

 1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