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春意盎然

“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春意盎然

“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春意盎然


赵绪成先生(左五)陪同领导和嘉宾参观“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暨“赵绪成飞天水墨画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南京状元楼酒店承办的“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暨“赵绪成飞天水墨画展”,6月25日下午在南京夫子庙状元楼开幕。南京军区和江苏省老领导向守志、方祖歧、韩培信、陈焕友等,省领导李佩佑、张艳、张桃林、李全林、任彦申、陆军等出席开幕式。
  赵绪成是著名书画家,省文联副主席、省政协文教委副主任,历任省国画院院长、省书法研究院院长等职。在他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作品20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出版书画集8本,在20多个国家举办过展览。新开张的绪成笔墨艺术家园首批展出的是赵绪成近几年创作的40多幅“飞天”。绪成水墨艺术家园也将是赵绪成展示新作、与同行和观众交流的地方。
  欣赏赵绪成飞天水墨作品,行家们发现,赵绪成的“飞天”变了,变得线条粗犷,浓墨重彩,与他早年的淡雅“飞天”相比,风格迥异。
  说起新“飞天”,就绕不开这样一个话题,即赵绪成近年来在中国画创作上的新探索。“我参加过很多次全国美展,后来又当上了全国美展评委。然而在90年代第九届全国美展上,我们发现很多人画出来的东西死气沉沉,大同小异,有人甚至气馁地认为,中国画已走入了穷途末路。我不相信,但中国画到底往何处去呢?”
  就在赵绪成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赵绪成看到了中国画的新出路。“那是2001年,南京市建委一位领导找到我说,这几年南京变化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画画新南京呢?我当时不知轻重,就一口应承了。于是,我带着国画院的画家们,在南京转了好几天,看了不少南京的新建筑。画家们各自选定了题目,有的画太阳宫,有的画市民广场。但当时南京最为骄傲的新庄立交桥,却没人‘认领’。说实话,一般性建筑,过去的画家都画过,有可供参考的东西。但立交桥是现代交通的代表,过去从未入过中国画,确实有一定难度。然而,我是院长不能挑三拣四,只好硬着头皮揽了这个题材。”
  从静谧的小桥流水、名山大川,突然转到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现代立交桥,这不仅给赵绪成出了一道难题,也给中国画出了一道难题。下笔时,赵绪成发现仅靠传统的勾春点染等技法根本不够用。于是他调用了自己所有的艺术手段,先在一张小纸试画,发现效果还不错,再改用一张大纸。这幅取名为“流光溢彩”的立交桥,飞速流动的线条加上看似亮光效果的金色,墨色交融,将立交桥那种光怪陆离、快捷互通的现代感都表现出来了。这幅画展出后,很多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
  此后,赵绪成又创作了表现南京夜景的《玫瑰夜》、表现国展中心气势的《现代交响》等城市水墨。这些与现实生活同步的作品让圈内外人士耳目一新,评论家更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突破。


         
          飞天图     赵绪成国画作品                               时光天女图     赵绪成国画作品
  
         至此,赵绪成似乎豁然开朗:中国画要变,在坚持原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其它艺术营养。不仅题材变,艺术语言也要变。“我画飞天几十年了,为什么一定要守住一种颜色呢?时代是如此地丰富多彩。”然而,对一个成熟画家而言,此时变法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决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停止艺术探求的脚步”。2003年以后,赵绪成的飞天开始变了,他将鲜艳的色彩带进来,畅快淋漓地抒写自己心目中的飞天。画面上,“飞天”不再是单纯的墨色或淡彩,而是大胆地用上了红、黄、绿等跳眼的颜色,变得色彩斑斓,仿佛把观者带入五光十色的另外一个空间。赵绪成的新“飞天”亮相各大展览,外界反应不一,有人说好,但也有人说丢掉了不少传统。
  赵绪成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30年前,我所以喜欢上飞天,就是因为飞天代表了一种自由。艺术创作只有达到自由状态,才能产生好作品。古代的李白、苏东坡是这样,今天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如今,赵绪成推掉了很多社会事务,全身心画画,有时喝点小酒,他的思绪常与笔下的飞天一起自由翱翔在艺术殿堂。他将“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暨“赵绪成飞天水墨画展”的题旨定为《春天来了》,还最新刻了一方印,名叫“大春”,正是他目前创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TOP

 1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