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南京群众喜庆香港回归10年

南京群众喜庆香港回归10年

南京群众喜庆香港回归10年

     

     2007年7月1日晚,在南京静海寺(当年《南京条约》议约地)纪念馆门前,千名来自南京的机关干部、部队官兵、10名与香港回归同龄的孩子以及当地的学生、市民们相聚一起,喜迎香港回归十周年,并撞响警世钟。祝愿祖国更繁荣。




   

     昨晚19:00,南京静海寺《南京条约》历史陈列馆前人山人海,灯火璀璨。千余名机关干部、部队官兵、民主党派人士、中小学生等各界群众代表隆重集会,一起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10名“回归宝宝”敲响警世钟
    “十、九、八……”随着整个大院里的呐喊声,悠扬的钟声回响在夜空中。“香港回归十年快乐!”昨晚19:00左右,位于下关静海寺的警世钟前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等相关部门领导敲响钟声后,在现场出现了10名可爱的小朋友,这批小朋友今天都是10周岁生日,是不折不扣的“回归宝宝”,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双手,一起敲钟。
    南京静海寺《南京条约》历史陈列馆馆长田践在庆祝仪式上向市民介绍,1996年10月,江苏省民建会员俞效东先生发出筹铸“警世钟”的建议;在第二年3月,下关区天妃宫小学五年级学生邹黎在父亲陪同下,把自己节省的500元压岁钱捐给了静海寺,成为大中小学生捐资铸钟的第一人,此后,南京古青铜研究所接受了铸造任务,1997年5月,“警世钟”终于浇铸成功。在昨日的敲钟仪式上,俞效东、王奉陵和邹黎再一次敲响了静海寺的钟声。10年前敲钟场面再现
    10年后,再次敲响这口“警世钟”,田践馆长感慨万千:“在这10年里,警世钟已经成了静海寺乃至南京的一个标志。”昨晚,敲过钟声的田践馆长依旧兴趣不减。10年前,当时还是静海寺一个员工的她亲眼目睹了敲钟的盛况:“1997年7月1日那天,静海寺628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面聚集了一千多号人,我还记得当时首先敲钟的是林则徐的六世孙林纲和邓廷桢的六世孙邓源。那一天,我毕生难忘。”
    “今天的场面让我又想到了10年前,同样热闹,同样充满激情。”田馆长向记者表示。

TOP

 11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