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南京印社二十年大事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立军    时间: 2007-11-15 09:00     标题: 南京印社二十年大事记

南京印社二十年大事记






                      一九八七年

  1、南京印社成立

    ①印社筹备会议

    元月5日,武中奇、陈大羽、王一羽、石学鸿、杨延复、秦土蔚、徐畅、黄敦、徐利明、王光明、苏金海先生等在建邺区文化馆召开了南京印社成立大会前的第一次筹备会,会议确定了南京印社名誉理事、理事及社员名单,邀请刘海粟先生担任南京印社名誉社长并题写南京印社社名,会议确定了南京印社成立的时间、地点。

  会上,省书协主席武中奇先生说:今天会议的召开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指组建南京印社)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南京印社成立要在印学方面多做研究、多做出版、多做传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省书协副主席陈大羽先生说:南京印社的成立王一羽先生也出了很大的力,83年全国篆刻评比南京有三名一等奖,水平不错,基础很好。并提出了南京印社要面向全国、为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团结更多的同志;艺术上要相互切磋、风格流派相互融洽;在工作上要务实。

  元月12日、15日,王一羽、石学鸿、徐畅、杨延复先生等先后召开秘书长会议研究印社成立大会具体细节事宜,力争万无一失。

  元月17日,由南京印社部分理事与省直机关书协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江苏省直书协和南京印社同时成立。会上省书协主席武中奇先生提出:省直书协、南京印社的成立是为了整个江苏书协今后全面发展,达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相结合。此后就南京印社成立大会的请柬内容及发放、邀请对象、征集贺词、印制纪念册、成立大会的议程、大会主持人、发言人、以及成立后的新闻发布等事项作了详细、周到的安排,体现了南京印社从开始就具备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220,在建邺区文化馆召开了南京印社、省直书协理事联席会,会议确定成立大会议程。

    ②南京印社正式成立
  

    222,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南京建邺区文化馆,南京印社和江苏省省直书协同时成立。

  成立大会由省书协副主席陈大羽先生主持,省文联领导及省书协主席武中奇先生讲话。省、市委宣传部,省、市文化厅、局、省、市文联,省、市书协,省国画院、市书画院,省博物院和市博物馆,省美术馆、十竹斋,南京军区等单位到会祝贺。

    ③南京印社正式成立南京印社组织机构:
  

       南京印社设立理事会
  

    名誉社长:刘海粟
  社 长:武中奇
  副社长:陈大羽、王一羽
  秘书长:王一羽
  副秘书长:石学鸿、杨延复、徐畅
  理 事:秦土蔚、黄敦、徐利明、苏金海、王光明
  名誉理事:商承祚、王敦化、沙曼翁、魏之桢
  南京印社社员(创社社员):
  武中奇、陈大羽、王一羽、石学鸿、杨延复、秦土蔚、徐畅、黄敦、徐利明、王光明、苏金海(理事11)、蒋才友、吴锌祥、杨小京、鲍传铎、余学银、侯鸿昌、朱云春、徐石桥、韩毓萱、李罗、任文田(社员11人)

    ④南京印社宗旨:
  

    制定南京印社章程,明确南京印社宗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开展印学研究与交流,致力于篆刻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章程还明确了南京印社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二级分会,并接受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领导和监督管理。

  2、创办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
  

    南京印社成立以后于315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讨论了南京印社创办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及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等事宜。社长武中奇先生提出:办学是的,发展社员也很重要,要看得远一些,要长期办下去,要把牌子打出去,逐步发展。

  南京印社成立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于9月初创办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校址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文化馆,七月初开始招生,首批共招生两百余名学员,830举行了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开学典礼,学校分设篆刻、篆隶、楷书、研习四个班,由徐畅任教务长,石学鸿、秦士蔚、徐畅、黄敦、徐利明、王光明、苏金海先生担任业余学校各班的指导老师。开创了印社团体办学之先河。

   3、社员大会
  

    南京印社成立以后于67召开了第一次全体社员大会,讨论了印社的工作重点:一是办展览,二是办学校,三是办讲座。副社长陈大羽先生首先肯定并支持印社办学,培养新人,鼓励社员要不断提高修养。会议通过了南京印社书法篆刻学校招生简章、讨论了印社今后的工作重点。南京印社从一开始就以印学为基础进行定位,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为印社活动日,组织交流,每次一题进行研讨,以此端正南京印社印风,副社长陈大羽先生指出:要百家争鸣,作品要从古人中来,也应有创新。7月份举行第一次社印活动,议题为继承传统,开拓当代新印风

   4、理事会决定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增补马士达先生为南京印社理事并担任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教学工作。

   5、吸收会员
  

    吸收曹福民、王兆法、马士达、赵梅林、刘云鹤、陈显铭、张汉怡、廖继礼、刘方明、祝竹、王鸿澜、林健、马千里、孙向群、孙家潭、马玉琏入社。




                      一九八八年

   1、社庆座谈会
  

     228日,在南京市建邺区文化馆举行了南京印社成立一周年座谈会。

   2、筹备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
  

     326日,江苏省书协和南京印社理事会决定由省书协承办、南京印社具体操作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所有事宜,同时成立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筹备办公室,秘书长王一羽先生任筹备办公室主任,朱晓明女士担任会计,副秘书长石学鸿先生负责后勤工作,何兆钧先生负责来稿收件登记工作。省书协所有领导、南京印社全体理事及在各单位借调的如言恭达、孙向群、胡舜庆、钱新、成正明,印社业余学校学员童迅、卢正新、南京艺术学院学员姚同庆、张锡庚等几十位一起参与全国篆刻展的篆备工作。

  社长武中奇先生要求印社集中力量,投入这次全国篆刻展中,在全国打响第一炮。为丰富这次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的内容,提升档次,创造性地附设了一个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十竹斋、南京印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历代印章、印谱、印人书画展。副社长陈大羽先生强调:我们要有决心,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把它搞好。江苏省书协做到了,南京印社也做到了。

   3、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开幕
  

    925日,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历代印章、印谱、印人书画展分别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同时展出。
  展览前,组委会对各项工作作了明确分工,以保证展览顺利进行。
  宣传报导组:由马士达、徐利明、徐畅、苏金海等负责
  接待组:由言恭达、石学鸿、黄惇、朱云春、孙向群等负责
  交通组:由沈云宝、何弼臣等负责
  后勤组:由秦士蔚、何兆钧等负责

    这次全国篆刻展的接待工作得到了南京空军司令部韩德彩司令员的大力支持,所有参加开幕式来宾包括入选作者的食、宿安排全部被安排在空军后勤招待所,并且食宿全免,这也是以后全国性展览所绝无仅有的。

   4、理事会
  

    在1030日南京印社理事扩大会总结会上,副社长陈大羽先生肯定了南京印社在这次全国篆刻展中的突出表现,江苏省书协表彰了在这次全国篆刻展中工作突出的同志。

   5、交流展
  

    8月份,南京印社副社长陈大羽、王一羽、理事黄敦、马士达、徐利明、苏金海六人,应香港邓昌成先生邀请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大展

   6、学员结业展
  

    1120日,在南京建邺区文化馆三楼举办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首届学员结业作品展

   7、吸收会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矫毅、王树堂、王哲言、卢政新、童迅、沈云宝、卫知立、王建平、周新月、韩征尘入社。



                                一九八九年

  

   1、社庆座谈会
  

     13日南京印社迎新春座谈会在建邺区文化馆举行,南京印社经过两年的运作,并于1988年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检验了印社的实力,提高了印社的知名度,印社上下更加团结、务实。
  全体社员每人刻一方社名章南京印社,由南京印社收藏。

   2、理事会
  

    经理事会研究,同意杨延复先生辞去南京印社副秘书长职务,增补徐利明、苏金海先生为副秘书长,增补朱云春先生为理事。

  625日南京印社理事会扩大会上,明确了副秘书长的工作分土:
  徐畅负责业余书法篆刻学校
  徐利明负责宣传展览
  苏金海负责组联
  石学鸿负责后勤
  会议决定编印南京印社《简报》,建立南京印社社员艺术档案。

   3、交流展
  

    3月,我社与西泠印社等提出了举办全国印社篆刻联展事宜,4月,赴杭州西泠印社参加全国印社联展联席会议。10月南京印社决定联办全国印社篆刻联展

   4、校务
  

    当年在做好印社工作的同时,主要抓了印社办学。在首次学员结业展上,副社长陈大羽先生肯定了印社的办学成绩,提出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应坚持办下去。结业典礼上
省书协副主席尉天池先生作了讲话,社长武中奇先生给业余学校优秀学员颁奖。

  同时举办了南京印社社员和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学员作品展。副社长陈大羽先生在看了学员作品展后说,办学成绩不错,但同时也指出了年轻人有急于求成的毛病、喜欢搞流行印章流行书法

   5、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言恭达、杜志强、鲍阳、冯忠国、蒋建芳、钱惠康、朱祁红、王东明、谢祖文、罗志华、廉信、陈建平入社。




                      一九九

   1、出版社员作品集
  

    8月,《南京印社社员作品集》制作完成并发行,《作品集》汇集了南京印社64名社员共260方印章。封面由南京印社社长武中奇先生题字,扉页由副社长陈大羽先生题词,副社长王一羽先生作序。

   2、学员结业展
  

    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工作自始至终是南京印社的主要工作之一,当年元旦和6月分别在南京鼓楼公园和南京建邺区文化馆举办了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师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学员结业作品展,社长武中奇先生、省书协副主席尉天池先生等出席,在结业典礼上朱红祥、周祥林、王建强、曹军等部分优秀学员作了精彩发言。为鼓励学员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习兴趣,12月份的理事会上讨论了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拟设立兰楼奖学金以表彰在校学习的优秀学员,由王一羽秘书长出资2000元,每年评选出8名成绩突出的优秀学员给予奖励。

   3、理事会
  

    17日,南京印社理事会上徐畅先生提出不再担任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教务长,理事会研究决定暂由石学鸿任教务长,徐利明任副教务长。
  211日,理事会研究决定聘请卫东晨(瓦翁)先生为南京印社名誉理事。

   4、交流展
  

    由西泠印社和南京印社等十二家印社联合发起的、筹备近一年的全国印社篆刻联展首展于21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南京印社委派徐利明、苏金海、马士达、徐畅、黄敦、王光明六位理事赴杭州参加了开幕式。

  作为南京印社成立三周年活动之一的全国印社篆刻联展巡回展,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于310日在朝天宫隆重展出。印社社员、业余学校的学员参观了这次展览。这是南京印社继承办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之后又一大型专题篆刻展览。它汇集全国近百个印社团体,对促进全国篆刻艺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南京印社还编印了《全国印社一览表》,加强了全国各印社之间的联系。

   5、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王冰石、黄之凡、梁龙巴、范锡君、张舜德、许厚文、朱培尔、纪容建、丁观加、贾玉书、胡舜庆、宗良纲入社。




                      一九九一年

   1、四周年座谈会暨社员作品展
  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印社主办的首次南京印社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南京印社成立四周年社员大会于222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有印社社员、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师生和校友的书、画、印计180余件作品参展,充分展示了南京印社的实力,博得了书法、篆刻界同道们的致赞扬。

  南京印社成立四周年部分社员座谈会同日在南京空军司令部礼堂召开。大家畅所欲言,名誉理事瓦翁先生提出了年青人要与老一辈相结合,建立在团结、交流、进步的这种关系上。张舜德建议以南京印社为基础,联系省内印社举办江苏印史研讨会。名誉理事沙曼翁先生提出了:要提倡学派,反对帮派。如何提高印社的水平?关键要多见古代的东西(秦汉印),多见才有识别能力;多见才能多识,才有欣赏能力;多见在用字上才有区别能力。周秦汉印看多了,自然就会变化,通,然后变

   2、理事会
  

    119日,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增补王冰石、周玛和为南京印社理事。

   3、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孙洵、陈华镒、张利新入社。




                      一九九二年

   1、五周年座谈会
  223日,南京印社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在中山陵定林山庄举行。

   2、业余学校邀请沙曼翁先生等来学校作学术报告。

   3、印社、学校迁址
  

   425日,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
  聘请何兆钧先生担任南京印社办公室主任,负责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招生事宜。
  南京印社社址由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迁至南京市博物馆。
  614日,理事会研究决定: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校址也由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迁至南京市第五中学。
  125日,理事会研究决定并聘请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张丛琪先生为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副校长。

   4、创办社刊
  

    经印社理事会多次酝酿,《南京印社通讯》第一号季刊于9月创刊发行。首期刊发了南京印社成立以来工作总结的摘要、秘书长王一羽先生为印社成立四周年社员和业余学校师生书画展所作的序诗四首、印社组织机构及社员名单及业余书法篆刻学校简报等。

   5、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潘敏钟、张爱国、尉迟宏、矫云衣、赵建雍、周宾谷、尹石、陈来源、谈立新、周晓华、习道泉入社。



                     一九九三年

   1、六周年社庆座谈会
  

    221日,南京印社成立六周年座谈会在副社长王一羽先生寓所召开,大家畅谈了六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在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生源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仍然要办下去,仍然要坚持既定的办学方针,努力提高学员的创作水平及文化素养,并落实到实处。

   2、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张吉庆、杨盛钦、张洪钢、沈路得、杨谔入社。



                      一九九四年

   1、七周年座谈会
  

    220日,南京印社成立七周年新年茶话会在南京市第五中学举行。

   2、交流展
  

    521日,由台湾万景文物中心艺航文化工作室主办的江苏、浙江、上海及台湾四省市书法篆刻作品历经两年往返接洽,得以顺利地在台北首展。南京印社43名社员的41件篆刻、20件书法共61件作品参展。

   3、理事会
  

    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聘请何兆钧先生为南京印社名誉社员。
  印社理事会决定:同意举办江苏省青年篆刻邀请展


   4、吸收社员
  

    经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董惠宁、胡家持、邵磊、王建宁、杨红卫、严晖、朱寿友、韩文忠、谢梅宁、周苏生入社。



                      一九九五年

   1、八周年社庆座谈会
  

    219日,南京印社成立八周年座谈会并举行现场笔会。

   2、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
  

    41日,江苏省首届青年篆刻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
  为培养江苏地区青年篆刻人才,扩大南京印社的社会影响,由南京印社、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三家联合主办的江苏省首届青年篆刻展41日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本着年青人的事年青人办的原则,展览全部由南京印社青年社员筹办,得到了南京印社领导及老先生们的大力支持。南京印社社长武中奇、副社长陈大羽先生分别为展览题辞,马士达先生为展览篆刻标志印,赵绪成先生为展览题写展标。武中奇、陈大羽、卫东晨、沙曼翁、王一羽、石学鸿、秦士蔚先生作为展览的艺术顾问、印社全体理事作为展览的艺术指导并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共有来自省内11个市的113位青年参加,其中18人获优秀奖。

   3、校务
  

    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除邀请名家、教授来学校作学术报告外,于1115日经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内部推举优秀学员举办优秀学员成果报告会及学员作品展,推选了魏建勋、陆亚鸿、童迅等11位应、往届学员,与在校学员作了交流。成果报告会还邀请了南京二教局、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很好地宣传了南京印社及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

   4、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叶大根、邹平朝、祁雷、王兆生入社。




                      一九九六年

   1、九周年社庆座谈会
  

    226日,南京印社理事会暨南京印社成立九周年座谈会,会上大家了回顾印社九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在印社领导及全体理事的关心和支持下,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2000余名书法、篆刻爱好者,并有多人如魏建勋、曹军、周祥林、杜志强、严晖、童迅、王建强等人的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展,因此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获得南京市二教局合格学校的称号。




                      一九九七年

   1、十周年社庆座谈会及社员作品展
  本年222日是南京印社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第二次南京印社社员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如期展出,共展出南京印社社员书法作品61件、篆刻作品74件,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学员书法篆刻作品19件,全国印学团体名家祝贺作品50件。同时出版《南京印社通讯》专刊。

  下午假座南京金缨饭店举行十周年庆典座谈,印社副秘书长徐利明先生受王一羽先生委托,代表印社理事会作f南京印社成立十周年的工作报告,印社全体同仁一起回顾了印社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十年来印社发展的社员遍布省内的南京、苏州、常州、镇江、扬州、淮阴、连云港、南通等地,并有少数外省社员,真正集中了我省各地的老、中、青优秀印人,阵容可谓十分强大。印社以其实力强、水平高为全国印坛所瞩目。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王一羽先生在一块新疆伊犁巨石上篆刻金石长留天地间,与会者四十余人在印石四周刻名款以作留念。

   2、理事会
  

    1221日,南京印社理事会聘任王兆生协助何兆钧负责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教务工作。




                      一九九八年

   1、十一周年社庆迎春笔会
  

    1月,时值南京印社成立及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办学十一周年之际,南京印社组织了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98迎春笔会,往届结业学员有魏建勋、王建强、胡家持、童迅、陆亚鸿、周祥林、曹军等,包括印社理事、任课教师及部分在校学员共30余人参加,并接受了南京电视台的采访。



                      一九九九年

   1、理事会
  

    1999年是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办学比较艰难的一年,在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印社对业余书法篆刻学校的办学思路作了适当的调整。副秘书长徐利明先生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设想。理事言恭达先生提出要把学校办学重点放在培养中青年书法、篆刻骨干上面。会议决定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配备师资;完善办学机制,采取激励机制;依靠省书协、省文联进行宣传;并再次明确南京印社与江苏省书协的关系,南京印社的工作是省书协工作的一部分。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增补朱寿友、尹石、李罗、胡家持、周晓陆、王兆生、邵磊为理事。



                      二○○○

   1、理事会
  

    在南京印社理事会上,理事言恭达先生传达了江苏省文联的意见和要求,首先要总结印社成立以来的经验、运作方式;第二根据时代要求,中青年要挑大梁,故南京印社要换届;第三南京印社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印社的性质应该是全省的,凡省书协篆刻方面的活动与印社活动应保持一致;第四印社要办下去,换届不单是人事变动,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继承。

  827日,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由王兆生接替何兆钧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有关教务工作。




                      二○○一年

   1、停办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
  

    520日,经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因学校生员减少,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准备停办。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自87年开办至今历经14年,在这14年中共培养出业余书法、篆刻人才3800余人,结业人数1060余人,其中有40余人次人展全国书法、篆刻展及获奖,有90余人获兰楼奖学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南京印社副社长陈大羽先生逝世
  

    陈大羽(19122001)著名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汉卿,40年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为之改名翱、字大羽,广东潮阳人。22岁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业于王个籍、诸乐三诸先生。1944年游京华师从齐白石老人,1947年应刘海粟校长之邀回母校任教。1952年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后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二届常务理事,江苏省书协、美协副主席。1987年筹建南京印社并任副社长。

   3、筹备换届
  

    12月,在省文联、省书协指导下南京印社进行换届准备工作,由王一羽、徐利明、苏金海、王兆生四人组成南京印社换届筹备小组,先后召开五次会议,研究换届筹备事宜,草拟工作报告、修改印社章程稿、组织机构成员等,并由苏金海、王兆生、邵磊三人对南京印社财产、财务进行清理登记造册。



                      二○○二年


   1、社员代表大会:换届
  

     南京印社第二次社员代表大会于2002112日在南京凤凰台大酒店召开,来自省内各地35名社员代表参加,由省文联党组副书记高以俭、中国书协副主席尉天池、省书协副主席王冰石、孙晓云、言恭达、徐利明组成主席团,会议由省书协秘书长、印社第一届理事言恭达先生主持。会议审议了由徐利明先生所作的印社工作报告,审议了王冰石先生所作的修改章程的报告,选举了第二届理事会和社长、副社长,聘任印社顾问、秘书长、副秘书长。

  会上省文联党组副书记高以俭先生、省书协主席尉天池先生一致肯定了南京印社成立15年来为促进和繁荣江苏篆刻艺术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新的领导班子增强合力、团结共事、合作办事、集思广益、开拓发展,推进江苏篆刻艺术、印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为江苏文化大省做出贡献。

   2、南京印社第二届理事会及组织机构名单:
  

    南京印社顾问:武中奇、王一羽、沙曼翁、石学鸿
  南京印社社长:徐利明
  南京印社副社长:马士达、王冰石、王光明、刘云鹤、朱寿友、朱云春、朱培尔、言恭达、苏金海、周玛和、周仰谷、徐 畅、黄 敦、蒋永义
  南京印社秘书长:苏金海(兼)
  南京印社副秘书长:王兆生、邵 磊
  南京印社理事:马士达、王冰石、王光明、王树堂、王兆生、尹石、印建南、丘石、朱云春、朱培尔、朱寿友、朱大霖、刘云鹤、刘 春、孙向群、言恭达、苏金海、何连海、李茂松、李 罗、周玛和、周仰谷、邵 磊、宗良刚、祝 竹、胡伦光、胡家持、徐利明、徐 畅、梁龙巴、黄 敦、黄 江、蒋永义、童 迅、潘敏钟
  聘请朱晓明担任南京印社财务会计

   3、南京印社内部分设机构:
  

    创作部主任:潘敏钟
  副主任:童 迅
  委 员:祝 竹、梁龙巴、胡伦光、何连海、谢海宁、杜志强、严 晖
  学术部主任:邵 磊
  副主任:孙向群
  委 员:王东明、陈爱民、孙国柱、丘 石、周新月、杨盛钦
  教学部主任:常汉平
  副主任:万 凡
  委 员:李 罗、尹 石、胡家持、黄 江、朱大霖、李茂松
  组联部主任:王兆生
  副主任:宗良纲
  委 员:王树堂、印建南、刘 春、蒋才有、祁 雷、俞济海
  社刊编辑部主编:徐利明
  副主编:王冰石、苏金海、杨 谔
  编 委:邵 磊、王兆生、宗良纲、孙向群

   4、社员闲章展
  

    112日,换届之后在南京凤凰台大酒店美术馆首次举办南京印社社员闲章艺术精品展。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黄因慧,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姚志强,副书记高以俭,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尉天池,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薛和、滕勇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有社员102人共102方印章展出。

   5、十五周年社庆座谈会暨理事会
  

    222日,在印社二届一次理事会暨南京印社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研讨了南京印社的五年发展规划和02年工作重点。2002年工作重点由办学转向办社刊、转向理论研究和提高创作水平

   6、《印说》创刊
  

    6月,出版发行了《印说》创刊号,由南京印社社长徐利明先生撰写发刊词,定刊名《印说》。
  印说者,说印也。说印之制度,说印之历史,说印之文字,说印之书法,说印之风格流派,说印之篆刻技巧,说印之品评赏鉴,说印为之诗书画,说印学之古今。总之说与印章艺术相关之一切也。
  《印说》为季刊,一年四期,它的刊行标志着印社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7、向五中捐赠书法作品
  

    42日,应南京市第五中学邀请,并答谢多年来五中对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的支持,南京印社向南京市第五中学图书馆捐赠陶行知语录书法作品六件,分别由顾问石学鸿、社长徐利明、副社长马土达、苏金海、朱寿友、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指导教师常汉平先生提供。

   8、交流展
  

    1026日,南京印社16人参加了江浙沪篆刻联展
  同时,副社长马士达等六人赴浙江嘉兴沈曾植艺术馆出席了开幕式。社长徐利明因事未能成行,委托副社长苏金海在开幕式上致辞。

   9、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方建勋、周殿鹏、秦峄宁、郭颐扬、魏桐胜、周慕谷、王文明、朱红、胡灿枫、周俊海、范石甫、陈曦、张峰、刘瑞、李双阳、孙建明、张孝征、仇高驰、翁达十、桑宝安、陈百柯、沈鹏、逯国胜、祝培粮、郭荐入社。



                       二○○三年

   1、十六周年社庆座谈会
  

    222日,南京印社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南京印社成立十六周年座谈会,会上大家回顾了南京印社换届以后一年多来的所做的工作:创办社刊《印说》杂志、举办南京印社社员闲章艺术精品展、参加江浙沪篆刻联展等。社长徐利明先生提出南京印社社员闲章艺术精品展可先在本省各地举行巡回展,然后再与外省书协联系巡回展。

  座谈会上,副社长言恭达先生指出印社工作要在全省范围内扩大影响,要有规模、有影响、有品味、有特色、有效益。江苏号称文化大省,再不努力奋争就要落后了。

   2、苏、沪交流展
  

    312日,由江苏省书协与上海书协共同主办的江苏·上海书法篆刻作品交流展”3月在上海首展。在150件作品中的30件篆刻作品,由南京印社提名、征稿、复审,并装裱完成,印社有25人参加了该项书法篆刻展。

   3、《现代快报》开辟专栏
  

    9月,为扩大南京印社的影响,从9月开始与《现代快报》共同开辟了《中国印——闲章艺术》专栏,先后连载南京印社30名社员共30方作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4、西泠印社印学团体交流展
  

    1112日,南京印社应邀参加了西泠印社百年国际印学社团精品博览展,南京印社提供了40人、40方印章,制成四条印屏参展,印社社长徐利明、副社长马士达、徐畅、苏金海、刘云鹤、理事孙洵等赴杭州参加庆典;理事孙向群等赴杭州参加印学论文研讨会。

   5、社员闲章作品巡回展
  

    1115日,南京印社闲章艺术精品展徐利明艺术展应邀同时在常州市博物馆巡回展出。

   6、社员四人展
  

    1213日,南京印社协助社员童迅、孙国柱、杜志强、王建强四人成功举办了金陵四子古玺印式作品展

  由数人举办篆刻专题展这在南京乃至省内都是第一次,展览展示了四位年青作者在古玺印式上的探索与追求,四人相互学习又各有特点,相互影响又各不雷同,体现了他们在篆刻艺术上的信念和定力,博得了同道们的一致好评。这种小型的展览也为相互交流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

   7、理事会决定
  

    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聘请马来西亚符永刚、林荣光先生为南京印社荣誉理事。

   8、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陈道义、蒋雪莲、费加龙、李夏荣、李路平、陆昱华、刘家骏、赵明、吴自标、吴奇、林再成、林云志、徐为零、蒋瑾琦、周善超、唐戈、伍根元、查律、潘华森、朱友舟、尤荣喜、胡建康、宋谦、王信沛、汪可夫、赵彦国、邹水平、周勇、胡轮、顾民基、戴家毅入社。



                      二○○四年

   1、十七周年社庆座谈会暨理事会
  

    221日,南京印社理事会暨南京印社成立十七周年座谈会在南京东宫大酒店召开。

   2、苏、辽篆刻联展
  

    本着促进交流、繁荣江苏篆刻事业为宗旨,由我社发起即在2003年底由孙向群与辽宁赵立新联系确定,20044月辽宁书协王丹、赵立新来宁签署两省联展协议书,72日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江苏·辽宁百人篆刻精品展。这在全国印坛沉寂多年、全国篆刻展无期的情况下,掀起了一股跨省篆刻展浪潮。本次展览汇集了两省各54108位篆刻精英、出版作品集。展览开幕式由省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主持,南京印社社长徐利明,辽宁书协副主席宋慧莹、篆刻委员会主任朱成国先后致辞。出席开幕式的有江苏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书协的领导,以及辽宁省代表团一行15人,首展期间举行了座谈会。

  8月展览移师辽宁沈阳,南京印社社长徐利明先生带队,副社长马士达、王光明、苏金海、徐畅、朱培尔先生等一行12人赴沈阳参加辽宁·江苏百人篆刻精品展开幕式及作品集首发式,应邀作了学术交流,并参加了辽宁书协主办的临书培训班的交流活动,社长徐利明、副社长马士达、苏金海等进行了现场指导。

   3、赴沪交流
  

    10月初,南京印社孙向群、童迅、孙国柱、查律、赵彦国、严晖、秦峄宁、祁雷、蓝青、陈来源、印建南、蒋瑾琦、丘石等11名社员自发组织赴沪观摩百乐雅集一韩天衡师生书画印展,并与韩天衡师生就印章创作进行了座谈、交流。翌日,又拜访了徐正廉先生。回宁后,南京印社举行了部分社员上海行座谈会。会上,徐社长首先肯定了上海之行这种走出去的形式很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活动很成功。上海之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达到我们开拓视野、提高认识、提高自身创作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目的。

   4、丛文俊作学术报告
  

    10月上旬,南京印社邀请来宁的吉林大学教授丛文俊先生举办了一场学术茶座,茶座由徐社长主持,副社长朱寿友、徐畅、苏金海、王光明及社内外专家学者王继安、吴振立、常汉平、谢建华、黄正明和印社部分社员参加。丛文俊教授以自身的体会谈了治学的一些方法。首先,写文章关键是选题和切人点要准确,要和文章内容结合得好,要言之有度;第二从事创作的人关注理论是今后的方向,基础理论可以不搞,和创作的、审美的、批评有关的,一定要搞;第三,学术就在我们身边,你必须善于把你的创作和你的理性分析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学术化的过程,关键是要有这个意识。

   5、陈振濂、刘一闻作学术报告
  

    11月下旬,邀请来宁的中国美院教授陈振濂先生、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刘一闻先生作关于印学研究的专题报告,同时还有胡传海、邱振中、王冬龄先生来访。陈振濂教授指出了篆刻界所面临的二个问题,一是人才的危机,二是成果问题。要解决这二个问题就要加强印社建设,印社建设要多吸收各个学科门类的专家,参与印社的活动,如古典文献、古典文学、文字学的专家。

   6、理事会
  

    经理事会研究决定:聘请马来西亚谢忝宋先生为南京印社荣誉理事。



                       二○○五年

   1、十八周年社庆座谈会暨理事会
  227日,南京印社二届三次理事会暨南京印社成立十八周年座谈会在南京东宫大酒店举行。座谈会上大家回顾了2004年印社所做的工作,提出了2005年印社工作计划,并对印社工作提出建议。

   2、周晓陆先生作学术报告
  

    2月中旬,邀请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现西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晓陆先生来宁作关于战国封泥考专题学术讲座。周晓陆先生谈到,古代玺印特别是秦以前的玺印实物中我们不难发现也呈现流派现象,如东之齐鲁玺、南之楚玺、西之秦玺、北之燕玺、中有三晋,面目纷呈。印人除了要向印人学习之外,还要向传统学习,向印学遗产学习。通过讲座使大家了解了战国玺印的使用情况,全面了解了楚文字印章构成。

   3、理事会
  

    226日,南京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印社机构调整:增补孙向群为南京印社副秘书长,同意邵磊辞去南京印社副秘书长职务。
  《印说》编辑部调整:同意杨谔辞去《印说》副主编的职务,增补孙向群为《印说》副主编;同意邵磊、宗良纲辞去《印说》编委职务,增补孙国柱、童迅、陈来源为《印说》编委。


   4、组建南京印社网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经《印说》编委会讨论研究,组建南京印社网,主编由社长徐利明先生担任,副主编由王光明、孙向群先生担任,责任编辑谢长征、杨盛钦、杜志强,发稿者为南京印社,管理者为谢长征。在搞好《印说》杂志的同时,做好网络宣传工作,文字与网络两条腿走路,互相呼应,扩大南京印社的影响。

   5、社员闲章作品巡回展

    “
南京印社篆刻精品展5月和8月分别在徐州和苏州举行了巡回展。在徐州展出期间,社长徐利明,副社长马士达、苏金海,理事孙向群、陈来源先生出席了徐州西楚印社成立大会。

   6、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叶义山、彭家龙、谢长征、章迅夫、王克勤、金有艺、汪贻广、林萌、张洪强、陈克年、王继安、盛静斋、潘风、顾工、杨敏、薛龙海、徐东林、刘俊、汪凯、王建林、石立君、武宝民、刘旭峰、张方举入社。



                             二○○六年


   1、十九周年社庆座谈会暨理事会
  

    227日,南京印社二届四次理事会暨南京印社成立十九周年座谈会在南京东宫大酒店召开,30余名理事到会,大家围绕2005年所做的工作及2006年的工作计划畅所欲言、出谋划策,认为南京印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兴旺、大有发展势头,都是与大家团结一致,有凝聚力、有品味,印社及《印说》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有关,并得到了同行名家、艺术界名流的好评;会上第一次把培养人才、培养印社接班人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指出它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2、社员闲章作品巡回展
  

    5月,南京印社篆刻精品展在苏州举行了巡回展。

   3、《印说》编辑会
  

    今年四期《印说》责任编辑分工,拟定每期主要内容,分头开始约稿准备。

   4、启动二十周年社庆工作
  

    提前布置南京印社成立二十周年社庆工作。时间上延长跨度,社庆座谈会、系列学术报告会、社员作品展览及出版社员作品集、电视专题报导。并对各项工作作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5、出版《石云孙印存》
  

    该书书名由于右任先生题写,扉页云孙治印由胡小石题写,收录石学鸿篆书对联、石学鸿简介、名家《石云孙印存》序跋题咏和自序、石学鸿先生各个时期自用印、闲章及为名家所刻姓名章约160余方。南京印社社长徐利明先生作后记。

   6、南京印社首任社长武中奇先生逝世
  

    20063月南京印社首任社长武中奇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武中奇先生(1907--2006)山东济南人。当代杰出的书法篆刻家,曾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1987年筹建南京印社并首任社长。

   7、吸收社员
  

    经印社理事会研究决定:吸收刘健、甘泉、费祖庵、王中彦、徐晓思、霍宝华、谢峰、宋咏、高智海、查元康、汪超、王润松、顾淦清、赵红卫、张瑞河、侯学书、周大成入社。
   

             (以上根据历年来印社会议记录及保存图文资料整理)








欢迎光临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dsct.cn/)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