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2008考古十大新发现--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

2008考古十大新发现--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

陕 西 岐 山 周 公 庙 遗 址

.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

.

       确认一处大型商周时代遗址,发现大、中、小型三类墓地,发现多片刻字甲骨本报讯  2月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周公庙考古队,对岐山周公庙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大面积的钻探与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
       周公庙遗址位于岐山县城以北约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因著名风景胜地——周公庙坐落其间,故名。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此作文物普查时就已发现了这一带文化堆积深厚,内涵丰富,为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多年来,该遗址屡有先周、西周时期的遗物如铜器、陶器以及板瓦、空心砖和板砖等出土,表明其曾是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由于未曾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工作,学术界对其具体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与性质尚不清楚。去年12月的调查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遗物。特别是,在一处断崖上暴露的灰坑内发现了2片计有55字的刻辞卜甲,引起了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
   一、考古发现概况
.

       考古队以周公庙一带为中心,在东至杨村、西界劝读、北及凤凰山脊、南达岐山县城北的范围内,采取普查与拉网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商周时期墓葬、夯土墙、铸铜作坊、夯土建筑基址、灰坑等遗迹;并采集到了一批重要的先周、西周遗物,诸如高领袋足鬲的口沿、鬲足、空心砖残块、三足瓮、?、罐、盆等在内的陶器残片、周人刻辞卜甲、铸铜陶范。由这些迹象初步推断,该遗址绝非一处一般性质的聚落,结合以往的出土物,或可与当时都邑一级性质的聚落做某种程度的联系,为从考古学的角度探索周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调查,对该遗址分布范围、文化内涵有了初步了解,发现其面积广大,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仰韶、龙山、先周、西周四个时期的遗存,尤以后者最为引人注目。

.

.

      考古队还对100余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钻探,确认了1处大型墓葬为主的墓地和1处中型墓葬为主的墓地、6处建筑基址及数百座不同时期的灰坑。大型墓地位于周公庙左近、凤凰山前,当地俗名陵(或林)坡的一道土梁上。墓地内共发现大型墓葬22座。其中具4条墓道者10座,带3条、2条、1条墓道者各4座,另有疑似陪葬坑14座。带4条墓道者,其规模远远大于以往所知的西周墓葬,其中M1的钻探数据:北墓道长30.29、宽4米,南墓道残长29.3、宽4米,西墓道长19.45、宽2.2米,东墓道长22.91、宽2.4米,墓室长10.2、宽7.8米。同时在墓地的东、西、北三面,还发现了长达1500米的环绕于墓地外围的夯土墙,东墙残长700、北墙长300、西墙残长500、墙厚约10米,残存墙体高出原地面约2.5米。夯土墙与大型墓葬的相对位置显示其与墓地有密切关系。
.
       中型墓葬为主的墓地位于周公庙西侧的土梁上,共发现墓葬192座,其中3座带一条墓道,其余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勘探资料显示,最大的墓口长5.4、宽3.8米,最小的墓口长1.74、宽0.6米。其中墓口长在3米以上的占2/3强,据此规模推断,这也是一处高级贵族墓地。同时,经钻探发现一处建筑基址包括3组建筑,达500余平方米。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座长20、宽8米左右。在其周围发现较大量的空心砖、条砖、板瓦残块等。

.
    二、考古发掘概况

.
       在调查与钻探的基础上,考古队对遗址不同的功能区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其时代从先周时期延续至西周晚期。重要遗迹有灰坑、甲骨坑、陶窑、墓葬等,遗物除大量的陶器残片外,还有青铜器、原始瓷器(片)、卜甲、砖等。

.
    (一)庙王村甲骨出土点的发掘  考古队对位于庙王村北发现甲骨出土点的发掘,根据重要遗迹所处位置的实际状况,共开5×5米的探方3个。本次发掘共清理11座商周时期的灰坑。其中有7座属于先周时期的遗存,3座为西周时期。

.
       先周灰坑有圆形或椭圆形锅底状者,坑壁规整;亦有形状不规则者,底壁凹凸不平。各坑现存深度深浅不一。其中04QZH8的包含物较其他坑相对丰富,出土了绳纹残砖4块、共存器物具有先周偏晚阶段同类器之特征,据此推测该坑堆积形成时代当为商末周初之际,砖的存在,或可表明先周时期该地点附近有相当规模的建筑遗存。

.
       该地点发掘最重要的是对包含卜甲的2座西周灰坑04QZH1、H2及其旁现代水渠填土的清理,共发现周人卜甲700余片,其中有刻辞者83片,初步辨认出文字400余个。卜辞内容涉及军事、祭祀、纪事等方面,字数最多的一片刻有36字。此次出土的文字字数仅次于1976年在周原遗址的发现,且内容多未见于以往的甲骨刻辞。数例与“周公”有关的卜辞更是甲骨中首次发现。周公庙西周甲骨文的出土为西周甲骨和西周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这批卜甲主要出土于H1、H2及水渠填土中,依出土陶器特征分析,H1堆积的形成年代约在西周中期偏晚。H2的堆积形成年代当在西周早期。卜甲的年代当不晚于该坑的形成年代。

.
    (二)祝家巷甲骨出土点的发掘  对位于祝家巷村北甲骨出土点的发掘,共开5×5探方5个,清理商周时期的各类遗迹53座,其中墓葬4座,陶窑3座,灰坑46座,遗迹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出土了骨器、原始瓷器、卜骨、陶器残片等遗物。依地层关系及各遗迹单位包含陶片的特征分析,这些遗迹单位的年代绝大多数可早到先周晚期,部分为西周早期遗存,个别单位可晚到西周中期。

.

.
       发掘的4座墓葬均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小,墓口长1.7—2、宽0.72—0.84米。随葬品极少,除M1因残未见随葬品外,其他三墓仅出土数件陶器。其中M2仅随葬一件高领袋足鬲与一件陶罐。M6随葬有一件陶豆、一件陶盆、一件陶罐,M3仅出土一件陶簋。墓葬与其他遗迹多有相互叠压打破关系,如M1、M2被先周时期灰坑H16打破等。根据墓葬随葬陶器的特征与地层关系推断,M1、M2的年代可早到先周时期,M6年代不会晚于西周早期,只有M3可能稍晚,至迟也在西周中期偏早。发掘的3座陶窑均为西周常见半倒焰式陶窑,窑床以上部分均已残,其中一座未见使用痕迹。Y2内堆积包含大量的陶片,有高领袋足鬲的口沿、裆部,菱纹陶片等,据此推断窑的使用年代大致可以确定为先周晚期。
.
       该发掘点最为重要的收获是对包含去年发现2片卜甲灰坑的清理。该坑(H45)被西周早期甚或先周晚期的遗迹如M6、H34、H21打破,为不甚规则椭圆形,锅底状,南北残长约4、东西残宽2.65、深0.82米。坑壁凹凸不平,无加工痕迹。坑壁北高、坡急,南壁缓升。坑内堆积可分为有相对早晚关系的6层,各层堆积均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包含物有大量的陶片,典型器有夹砂灰陶高领袋足鬲、泥质红陶的高领袋足鬲口沿,夹砂灰陶鬲足、口沿,夹砂红陶鬲口沿,?口沿等;尤为重要的是,还出了10片卜甲。根据地层关系与包含陶片的特征分析,该坑的形成年代大致可以确定为商末周初。卜甲的年代当不会晚于坑的形成年代。通过发掘搞清了刻辞卜甲的出土环境与相关背景。

.

.

    (三)墓地的发掘  引人注目的是,对大型墓地中2座大墓——M18(4条墓道)与M32(2条墓道)的发掘。这是首次对西周具4条墓道大墓的发掘。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
       位于冲沟内已遭严重破坏与严重掘盗的M32已清理至“二层台”部位。该墓由几近方正的竖穴土坑墓室、台阶式北墓道与斜坡式南墓道组成。墓壁规整,墓底四周有宽近1米的生土二层台。北墓道残长9、宽1.9—2.1米,现存13级台阶,阶面宽50、阶高40—55厘米,南墓道残长13.3、宽0.5—5米,坡度40度。盗洞内出土有原始瓷片、残铜鼎耳、铜泡、蚌泡、象牙器等遗物。对墓葬的年代还缺乏有力的判断证据。

.
       M18,墓室为的竖穴土坑,长6.8、宽6.4米,墓壁自上而下微外倾。东墓道长12.4、宽0.9米,末端为台阶式底;西墓道长7.5、宽0.9—1.3米;南墓道长17.6、宽4.2米;北墓道长17.7、宽0.9米。在墓道、墓室不同部位发现了盗洞数处。其中,在南墓道的盗洞填土中出土了一些小件的随葬品,如铜泡、铜渣(片)、原始瓷片、玉覆面饰件、玉龙饰、串珠等。墓室一盗洞内还出土了2件残石磬,大者残长66、厚5厘米,复原长度1米有余。同时,在南墓道的东南角发现了一座墓葬(M37)被其打破。M37为南北向口大底小的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葬具为一棺一椁,棺残长2.45、宽1米,椁残长4.3、宽3米。板痕较清晰,结构可辨,棺底由5块板组成,板宽约11—30厘米不等,椁底由8块板组成,板宽21—26厘米,两边的最长,伸入二层台下。椁下有垫木2根,长约2.2米。墓主人骨架已朽,葬式不清。填土内有殉鹿骨架一副。由于被盗,随葬品仅残余一件残原始瓷豆及一些原始瓷片、玉鱼和较多的蚌鱼、蚌泡等。该墓的年代大致可以确认为西周中期。据此,并结合M18盗洞内如覆面、铜泡等遗物特征判断,其年代不会早于西周中期。石磬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之高。

.
       本年度的调查与发掘进一步确认了周公庙遗址是一处规模大、内涵丰富的大型商周时代遗址。就内容而言,大、中、小不同层级的墓地既共处一地,又彼此分离。特别是,大型墓地中具4条墓道西周墓葬系首次发现,填补了西周墓葬考古资料的空白。甲骨文、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及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发现,为寻找周人早期都邑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

.
   央视国际11月8日讯 今年5月,在陕西岐山县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高等级墓群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震动。
.
   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陕西省岐山县的凤凰山发现了一处大型西周早期高等级墓群,此外还发现了西周早期大型铸铜作坊、制陶作坊和上百座贵族墓葬。这次发现的22座大型墓葬群分布在凤凰山第一座山梁上。22座大型墓葬中,有四条墓道的就有十座。据介绍,安阳殷墟发现的带有四条墓道的墓葬都是王一级的墓。此前,西周时期的王陵或带四条墓道的大墓还没有发现过。
.
  2003年12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的徐天进教授和几名学生在凤凰山一带考古时,发现了两片刻有文字的甲骨。自此,埋藏了三千多年的历史遗迹被考古队员发现。调查范围逐渐从凤凰山下扩大到整座凤凰山。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发掘工作于今年10月17日正式起动。从目前勘探情况来看,有的墓没有明显被盗痕迹,对它的发掘可以使人们对西周时期大型墓葬有比较详实和全面的研究;而有的墓葬盗痕明显,考古队员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
.
  目前,墓葬的发掘工作刚刚开始。这些墓葬的主人是谁,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确认,墓葬是什么时候的遗址等等疑团还有待考古专家一步步揭开。
.
  夏商周是我国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在这一阶段,历史记载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西周考古所发现的各种信息便成为解开这一时期历史谜团的珍贵参考资料。
.
  详细内容
.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的是甲骨。今年5月,我国考古工作者获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就是陕西省岐山县的大型西周高等级墓群。而这一古遗址的发现就源于屏幕上的这片甲骨。这片甲骨的发现有可能为我们打开西周时期历史遗迹的大门,让我们重新认识西周,重新认识那段历史。
.
  解说:11月1日,当记者来到岐山县凤凰山西周墓葬群发掘现场时,正赶上考古队的队员们在升一个巨大的氢气求。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副所长,也是这次周公庙考古队的队长王占奎在指挥着大家各就各位,气球就要升空了。
.
  记者:王队长,现在这个气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
  王占奎(周公庙考古队队长):用来高空拍这两座墓的全景。因为考古的要求,最好给后人能留下一个完整的片子来,它是把照相机给挂上,然后用长长的一个快门线在照相师手里操作。到上面是靠数量来取胜的,啪啪照,可能这一卷也就照完了,然后里面能逮住一两张成功的,那就很不错了。
.
  记者:观众朋友,我身后的这座山叫做凤凰山。这次发现的西周大墓就在这座山上。凤凰山一共有5座山梁,这次发现的22座大型墓葬群就都分布在第一座山梁上。
.
  解说:在这22座大型墓葬中,其中有四条墓道的就有10座,如此规模的西周墓葬是我们以前从未发现过的。
.
  种建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带几条墓道,在西周时期商周时期它是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区别的。在安阳殷墟发现四条墓道的,都是王一级的墓。但是西周一个是王陵没有发现,而且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也没有发现,这是首次发现。
.
  解说:在我们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夏商周是我们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在这一阶段,真正的历史记载十分有限。
.
  李伯谦(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除了大家知道殷墟里有甲骨文,西周王朝以后开始有青铜器上的铭文,其他都是后代的人追述记载的一些东西。所以在这个阶段来讲,要想对夏商周的历史搞得比较清楚,那还是要靠考古学。
.
  解说:在这种情况下,西周考古所发现的各种信息便成为我们解开这一时期历史谜团的珍贵参考资料,甚至有专家将这次考古发现称为“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
  李伯谦:说起周公庙的这个新发现,的确应该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考古大发现。但是现在考古工作刚刚开始,所以说要想把,比如里面究竟有哪些带来的一些新的信息,这还要看我们考古发掘的成果。不过总的来讲,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期待和希望。
.
  解说:如此震惊中外的历史大发现,当初是谁,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呢?是纯属偶然吗?答案还要从一片甲骨说起。2003年12月14号,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的徐天进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在凤凰山一带进行田野考古。
.
  徐天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就是沿着沟两边,我们做调查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看有断面的地方,在调查走路的时候捡到了一片,大概可能就是两平方厘米左右的小片的龟甲。
.
  解说:在这片不大的龟甲上,隐隐约约都是图,并且可以看到细小刻划的痕迹,一般就是文字了。徐教授和几位同学都很激动,并且很快意识到在这附近很可能有更大的发现。
.
  徐天进:所以当时就在沟的两边找,实际上很快就在沟的边上发现了还有骨头。当时我就让我们有一个同学,有一个男同学,因为离沟底还得登一个台阶上去,让他上去看一下,看看里面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没有。那么他上去一看,突然大声一叫说徐老师里面还有。
.
  解说:这次调查共发现两片甲骨,上面一共刻有55个字,其中一片上有38个字,是目前为止周人甲骨刻字最多的一片。
.
  徐天进:有了这样的发现,所以我们就很快开始跟陕西省考古所商量,提出来我们合作。当时的一个工作设想就是想对这个出土甲骨的地点先做一个小规模的发掘,然后再扩展调查的面积。
.
  解说:自此,从发现第一片甲骨开始,埋藏了3000多年的历史遗迹一个一个被考古队员发现了。调查的范围从凤凰山下扩大到整座凤凰山。今年3月,制陶作坊在山脚下被发现了;5月7日,西周22座大墓惊现凤凰山第一座山梁,同时发现的还1500米长的夯土墙;6月,在凤凰山第二座山梁又发现了192座西周中型墓葬群,这一系列的发现都和安阳殷墟的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
  徐天进:已经露出来的这些线索,大型的墓地、墓葬也罢,甲骨也罢,大型的建筑也罢,跟构成安阳殷墟遗址的内容构成上它有可比性,安阳殷墟这个遗址也是有这些内容。
.
  解说:安阳殷墟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商代历史的面纱。那么这次西周大墓的发现,能否为我们解开西周时期的一个个谜团呢?
.
  徐天进:我想这个前景对于西周考古而言,有可能也会跟安阳一样产生这样大的影响。
.
  解说: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核批准,今年10月17日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
  记者:考古队这次发掘的主要有两座大墓,一座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18号墓,还有一座就是在我左手边距离这里有100米的32号墓。
.
  解说:从目前勘探的情况来看,18号墓是比较幸运的,还没有明显被盗的痕迹,对它的发掘可以使我们对西周时期大型墓葬有比较详实和全面的研究;而对于32号墓则是完全出于抢救的目的了。
.
  雷兴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M32是位于一个沟底,根据我们的钻探结果,这个水已经把那个墓冲得破坏殆尽了。如果不抢救性发掘,也许过不了多少年,这座墓将彻底被冲毁,冲得无影无踪。
.
  记者:那这32号墓现在据您勘探的情况,它保护得怎么样呢?
.
  雷兴山:在发掘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它被盗过,并且很多盗洞还没有回填,清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6个盗洞。
.
  解说:除了多次被盗墓者光临的32号墓,在这次发现的22座大墓中规模最大的1号墓有两个深达17米的大洞,至今仍清晰可见。
.
  王占奎:根据钻探的情况,盗洞也挺普遍的,所以我们也是一方面向最好的方面努力,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地。所以,我倒是想借你们这个机会来呼吁一下公众对这个期待,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它。它是一次正常的发掘,它是全国同时发掘的几百个点当中的一个而已,普通公众对这个事情还是要平平常常看待它。
.
  解说:用他们考古队员的话说,就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这些大墓已经在这里沉睡了3000年时间,反复被盗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墓主人是谁,他的身份、地位,墓是什么时候的遗址等等疑团还能够找到答案吗?
.
  李伯谦:尽管盗墓者会把一些好的随葬品,一些文物比如说青铜器、玉器盗走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说,它还会留下很多可供我们研究的材料。比如说关于墓葬的形质,有没有殉葬的人,有没有祭祀的牺牲在里面,这都是值得研究的。从科学研究上来讲,还应该把它按科学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把它发掘清楚。这对我们研究西周这个时期的一些典章制度,我想还是非常重要。
.
  解说:一切疑问看来也只能等到大墓开启的时候才能明了。为了更精确地记录这次发掘的过程,考古队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现场,记者发现了这样的一种仪器,它叫做电子全站仪。
.
  王占奎:这里面发掘测绘手段也比较高,用全站仪全部测绘下来,将有利于非常准确复原墓葬的原始形状。然后就可以把它和我们拍的照片结合起来,将来制造出三维效果的一个图来,这是以前只能想象做的东西,这次就可以完成忠实地把它做出来。再一个设想就是加大了实验室二次发掘的比重,也就是说到底了把相当一部分打包,用石膏打包打到实验室里面去,然后拍X光照片,下来以后在显微镜的监视下,做一些非常细微的东西出来。
.
  解说:所有先进的技术手段都是为了使我们尽可能更准确的了解那段历史。目前,墓葬的发掘工作还是刚刚开始,现在挖掘的位置离棺椁还有8、9米的距离,到春节前后,才可能会有一些眉目。结果如何我们也只有静静地等待了。
.
  主持人:尽管我们对发掘结果充满了期待,但是专家还是冷静地提醒我们,这些大墓有多次被盗的可能。这虽然令人惋惜,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发现这样一座西周时期的历史遗迹就已经很令人激动了。它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发掘它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保护我们古老的文化,我们的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