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安徽山水大画家刘有成

安徽山水大画家刘有成

安徽山水大画家刘有成

滴水草堂书画网(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http://www.dscthl.cn/)立军编辑

       刘有成,1949年生,祖籍安徽寿县。著名山水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大展并获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南非等驻外大使馆,安徽稻香楼宾馆等国内众多楼堂会所,以及知名机构以及个人收藏陈列。出版有《墨彩飞舞——刘有成山水画近作选》、《水墨山水画法》、《黄山松石画法》等多种著作。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工笔重彩画艺委会理事,安徽省巢湖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描绘以名山大川为对象的全景式山水,尤其以黄山风景入画,所画云、峰、松、泉,传承出新,独具一格,营造出一个美妙奇幻,神韵流溢的山水艺术境界。

刘有成 黄山胜境 300×240cm 2009年

壮美天成 黄岳归来

       2005年秋,作为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暨双年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后,来自五大洲的400多名海内外艺术家、美术史专家,分乘十多辆大车,浩浩荡荡,一起游览了名闻天下的风景名胜——黄山。面对黄山的青松怪石、云海奇峰、飞瀑流泉……其松、峰、石之壮美险峻,云、霞、洞、壑之变幻幽奇,来自世界各地、“见多识广”的艺术家,被深深吸引和折服。站在光明顶,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知名美术史家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到了黄山,才知道中国画是怎么回事!”

  她这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感慨是有所指向的。在当时刚结束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研讨会上,众多学者因学术背景、知识储备不同,对于中国画发展问题,有不少论争。而黄山处处如水墨画般的风光神韵,或许可以使人们对中国画有新的认识,并对中国画的美好前途抱有自信和希望。

  自明清黄山开发以来,黄山山水云烟滋养了中国山水画。黄山不仅因风景美而入画,更因幽逸奇妙、变幻多端,而与中国山水画神韵相通。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家寄托艺术理想和搜尽奇峰的圣地。从新安画派程嘉燧、李流芳、渐江、查士标、梅清、石涛、石溪、戴本孝……现代后继者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明清以来于中国画上有成就者,多数都曾有对黄山描绘的经历。

  近百年来,许多原先尘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呈现于世,如青藏的雪域高原、碧水蓝天,四川黄龙九寨的枝繁叶茂、五彩斑斓,云南哈尼梯田的水如明镜、优美曲线……这些震撼人心的美景,却因气质上的差异,而难以入中国画之形,也难融中国画之神韵(中国画边疆题材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题材上)。即使如近年来画家热门写生的张家界、太行山,在我看来,也因缺乏中国画那水墨氤氲、神与“雾”游的气质,而难以与黄山山水比肩。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体,“知山水而知中国画”,而游黄山,则可知中国山水。所以,黄山,是中国画创作永不枯竭的形式风格和艺术灵感源泉。当代艺术家中,画黄山者众。而数十年如一日,专心探究黄山的中国画艺术表现,深得黄山神韵而卓有成就者,刘有成是不可忽视的一位画家。

  刘有成的黄山山水画成就,一方面在于,他生活于新安山水之间,其感受也深,其澄怀味象,研砚挥毫,以黄山为范本,写真山水。在他的画面经营中,善用斧劈皴和干笔渴墨勾勒,以勾为主,以染代皴,极好地表现了山石坚硬的质感。辅以水墨渲染,笔墨苍劲整洁而别开生面,传达出黄山奇峰怪石壁立挺拔、奇异峭美之姿,云雾之纵横飘逸、无处不在之态。而对于黄山松的表现,刘有成观黄山奇松于自然中的生长状态,记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出神入化,往往构思新奇,笔墨率意,于黄山松自然美之外,又增加了艺术精神的创造:或矫健秀逸,或姿态高古,或气势雄伟,或屈曲虬劲,或峻拔奇伟,得写生传神之妙。

  另一方面,在于他继承了中国山水画五代北宋以来的一个优秀传统——全景式大山水的表现。在五代两宋中国山水画高峰时期,“万壑松风”、“关山行旅”、“千里江山”、“万松金阙”这些具有宏大、壮美、深远、辽阔、辉煌美感意味的语汇,频频出现在画题之中。考证画史可以知道,这一风格的作品,被众多地运用到大型的宫殿屋宇、楼堂会馆建筑之中。文人画兴起之后,伴随着“墨戏”等图式的流行,与壮美对立的“宁静”、“幽雅”的美学趣味逐渐占据主流。中国画美学欣赏上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式的壮阔宏大,发展到“穿花蝴蝶深深舞,点水蜻蜓款款飞”式的风流优雅。但是,优美与壮美作为两种基本的美学趣味,理应是齐头并进、和谐共存。由于“千里江山”式的审美弱化,“优雅”、“幽怨”过分,“雄阔”、“壮丽”不足,已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不为人注意的不足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有成的黄山山水画,多作峰峦险峻、云中山顶,高岭飞泉,是“四面峻厚、三远皆备”的典型,整体上体现出气象雄伟的美学追求,一种雄厚之极、崇高整饬的庙堂之气。他再现黄山奇伟壮丽于笔端,突破了元明以来远山平水、缓坡疏林的图式,发扬了笔墨洒脱淋漓、凝重壮阔的气概和风格意境。作为一种对于“壮美”的追慕与重现,宏大壮丽传统的探讨,对丰富当代中国画美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艺术网站:www.chlyc.com  www.chlyc.cn
  联   络:13966358212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