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紫砂大师徐秀棠:我不“称王称霸”

紫砂大师徐秀棠:我不“称王称霸”

紫砂大师徐秀棠:我不“称王称霸”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本月9日,由文化部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将在京首发,徐秀棠的40多件代表作也将随之赴京展出。近日,扬子晚报记者赶赴宜兴,专访这位77岁的工艺美术大师。

紫砂大师徐秀棠先生



    这本全景再现大师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的书,是否可以代表徐秀棠的一生?谦和的老人告诉记者:可以了。但他的弟子却摇头:还不够。短短两小时专访,给人异常丰富的感受。从他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他的智慧;从他“敢吃螃蟹”的几次胆大妄为中,你又能感受到他的勇气;从他拒绝炒作和对紫砂人才培养的呼吁中,你又能感到他的无私……最后,他把“乐寿康宁”四字送给扬子晚报百万读者,因为这四字可代表人生追求。


    螃蟹龟鳖可以乱真     这真的是紫砂做的吗?

    参观收藏徐秀棠代表作的陶庄陈列室,是一顿美不胜收的文化大餐。这里面,有生动的民间传说如“始陶异僧”,有对儒道释诸家的精彩诠释如“坐八怪”,有对中国文化人格的表现比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宏大的历史文化主题“套餐”比如“丙寅大吉”……还有活色生香的时尚女子,更有可以乱真的螃蟹鱼鳖……紫砂,竟然可以有这样丰富的颜色和表现力?

    记者:我在您的展馆,看到螃蟹、龟鳖也能用紫砂表现得栩栩如生,真是叹为观止。

  紫砂做的螃蟹可乱真



    徐秀棠:这是因为把紫砂材质的优势很好地发挥了出来。事实上有这种紫砂颜色,有的就像皮革的颜色,有的就像女人的肤色,有的就像时尚服装的颜色。我做了难度最大的,就是活物,螃蟹、龟鳖,“不朽的生命”,我觉得这名字取得特别好,这个过程中泥色要不停配试,最后烧制出乱真的颜色。

    记者:是怎么想到的呢?

    徐秀棠:是有灵感的。一般早晨四点五点,醒了以后,想不到的东西会从脑子里出来。这个好像真的是一种天分,所以人的成功有大半是父母给的。我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在娘的肚子里就吃紫砂饭了。我的外祖父邵步云和外曾祖父邵甫亭都是紫砂名手,我母亲的六个兄弟大多是紫砂制壶高手。我们兄弟几个,从小就跟在做紫砂的母亲身边,一不留神就把紫砂泥往嘴里送,真是吃紫砂饭长大的。我父亲的文化素养较高,对书画、紫砂壶艺都有很高的欣赏力,他们给了我这样的天分。

    记者:您的作品,总是能让人感受到特别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每一件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皮革壶时装壶



    徐秀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必须要下点功夫的。搞工艺美术,不能师傅教什么你就做什么,必须要把老题材跟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比如钟馗,很老的题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你怎么去表现?还有“龙生九子”,你怎么去组合,怎样把现代理念和传统手法结合起来,都是需要琢磨的。

    记者:“丙寅大吉”这样的题材,真了不起。

    徐秀棠:丙寅大吉是1986年为参加全国陶瓷评比的大“工程”。参加同类产品评比,一要能一下子吸住评委的眼睛;二要经得起细看具有真东西。我想的是把雕塑茶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以雕塑作架座上面陈列茶壶,主题茶壶是以虎形体现“寅”,以鱼尾体现“丙”的“丙寅壶”,结果真的得了一等奖,而且评分总在一、二名。

    我的任何一件作品,从来不是一个版本的重复。例如做几百个人物头面每一个都不一样,是有感而作,不是故技重操。

    敢于“吃螃蟹”     但只挣自己该挣的钱

    占地30亩的“长乐陶庄”,从门口“唯吾知足”四字融成一个字的巧思,到复原龙窑的文化原貌,到历代紫砂大师的形貌刻画……紫砂文化,在此活化成一种美好生活与文化情怀。你想象不到,面前这个时时展开温和笑容的老人,会有这样的魄力与决断力。早在1987年,他50周岁的时候,便冲破体制束缚,转到乡镇企业的紫砂二厂,建立了雕塑分厂,从计划经济转到了市场经济的舞台上来。

   记者:“长乐陶庄”实在太美了。这个,投资很大吗?

    徐秀棠:比较早了,1995年底的事情。那时候投资还不算太大。我走到今天,很多时候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敢于尝试,有时压力确实挺大的,离开紫砂厂,是第一个;买地盖陶庄,我是第一个;都是走在社会发展前列。现在是经济社会、多元化社会,有的人为了资本积累凡能挣的钱都挣,我属于该挣的钱就挣,不该挣的钱不挣。

    记者:现在紫砂热得发疯,也是因为投资能获益吧。收藏这么热,对紫砂爱好者有什么建议吗?

    徐秀棠:收藏者、投资者对作者要有了解,他到底在干什么,他的艺术成就在哪里,他作品的来历,等等,这是最基本的。对爱好者而言,不要操之过急,不要偏听偏信。要理智地理解紫砂的共性和个性。

    记者:有人炒紫砂泥,听说有人囤了很多,宜兴的紫砂泥要被挖光了?

    徐秀棠:紫砂泥是原材料,是通过手工工艺才体现出它的工艺、艺术价值,绝不能与田黄、鸡血石那样的材质相提并论。市场上做紫砂的泥有几百元一斤的,也有几角一斤的,上下百倍,差的泥料做普通低价的商品壶,好的泥只有名家们用得起,而名家们做壶数量有限,当前出矿的好泥,各练泥厂及名家们都有囤积,据不久前的勘探报告,紫砂泥估算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有90余万吨之多。所以,一两百年里都不缺紫砂好泥。当然也会有用完的一天,如石油、煤炭及各种矿藏一样。请放心,一时间里紫砂泥是不会枯竭的。

    紫砂传承     宜兴要有自己的紫砂(陶瓷)本科院校

    采访期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祖伟、院长丁泗也在现场巧遇。几位艺术知音不禁谈起了他们共同的“宜兴梦”,作为大学教授之乡、大学校长之乡的宜兴,紫砂(陶瓷)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提高品位、上升层次。徐秀棠深情地说,他自己经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后,感到理论指导下的再实践,是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宜兴紫砂(陶瓷)工艺要传承、要发展,都应该在人才教育与培养上做文章。宜兴要有自己的紫砂(陶瓷)本科教育专业,宜兴要有自己的紫砂(陶瓷)专业本科院校。徐秀棠说,几年前他就在宜兴市政府的座谈会上呼吁了,他觉得大家都要解放思想,“这不仅对宜兴、对江苏长远发展是好事,对中国千年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记者:您还在几所高校兼做客座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又有什么意见呢?

    徐秀棠:早几年我就呼吁了,宜兴应该有紫砂(陶瓷)的本科院校。宜兴的院校如果能升级提档,对宜兴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有关方面应该多做些工作。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我还是比较强调基层的实践。紫砂本科生应该有一个“从学徒到大学生”的过程,有了基层的实践再去深造,最后再回到这个行业,会提高紫砂整体的层次。像我们一代的艺人,都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从小就受到紫砂文化的影响。紫砂陶艺怎么传承发展,陶艺如何进一步现代化,都有赖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记者:您还写了这么多紫砂的书籍,对于紫砂文化的传承也是影响深远的。

    徐秀棠:在紫砂文化的传承方面,我是尽力在做工作,比如编《宜兴紫砂》。现在总觉得我们业内潜心紫砂文化研究的人还少了些。

    现在有时间就整理些资料,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不太在乎什么名、利。也没兴趣争夺第一,人想通了这些一切都顺畅了。你要能有一点让人家可以记住你的东西,留下些作品、书籍,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我不喜欢那些炒作自己的人,我也不看权贵的脸色,我觉得中庸之道才好,我不称王称霸。我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手工业者的位置,是个“陶心泥手”、“抟泥得食”的艺人,我觉得自己没有狂妄的本钱,我不狂言,也不妄为。

    记者:跟您交谈,有很多人生的感悟,还有人生在世的一种境界。

    徐秀棠:其实现在,“乐寿康宁”很重要,以前总说“福禄寿”,其实有多少钱又有什么意义。健康最重要,平安喜乐最重要。现在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不去评价别人怎么样,自己可做该做而又能做的事。你看门口我写的那幅字,南怀瑾先生句“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也算我近期的人生感悟吧。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