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走近科学》电视采访--苏州画家于少平先生

《走近科学》电视采访--苏州画家于少平先生

《走近科学》电视采访

                   ——苏州画家于少平先生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 (http://www.dscthl.cn) 赵立军编辑


杨 梅 山 水 画

      记者:现在来讲,她(杨梅)从8月份跟你认识的来到这儿,到现在不过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你认为她现在这个水平已经达到职业画家的水平了吗?

     于少平:那不能说达到这个,还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因为学习是需要一个很丰富的空间,传统是很大的一个东西,那么学传统的东西不是简单地,两个月三个月不可能学到,按照黄宾虹的说法在老师的边上需要学七年。因为它的体系很大,不能旁敲侧击地让学生去学,而是要全面地学。我只能说在绘画语言得到的东西有可能,将来还有修养、内心修炼得到的东西,这个还需要更漫长的路。

.

    记者:我只是讲比方说把她的一幅比较好的作品拿到外面去给画家看,行家会认为这是职业画家画的东西?

    于少平:他可以说这个画家很有功夫,说她有功力也有笔墨,有一定的境界,应该是不错的一个画家了。也许会说她是一个好的有传统功力的,而且传统功力不浅的一个画家。这个肯定做到了。

.

    记者:现在已经做到了?

    于少平:对。但是我对艺术家还有另外一个要求,不光是这一点,只是语言功夫上的功力不够,还应有内涵上的、境界方面上的,等很多其他的,之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把人修养出来。所以黄宾虹说教学生要用七年,就是这个道理。他讲的要漫长一点,更多的道理并不是在技术层面上。我现在教的是技术加上对中国画的理解,更多的人只教的是技术层面上的那种东西。中国讲空灵,或者讲这种笔墨当中的虚和实,这些东西,虽然她无意识做到了,也许一张做到了,不是全部做到了,从她这里就看到了她的一个潜质,笔墨是一个人内心的反应,可以通过她的笔调知道她从内心在追求,她是内心相契合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正宗的好的东西。她内心有这种愿望,这种愿望是很重要的,是一个真诚的一个态度,真诚的态度对待文人的山水画,我很看重这个,一个人的画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的一种独白。我能读懂画,画是最简单的就能读懂,不一定你要多少文化程度,只要你在做,我就能读懂你这个东西。

.

   记者:怎么说呢,她在上学期间也受一定的美术教育,她画的这个中国画,我听她讲没有一个人看好的,包括就是说有影响的画家也没有一个人看好她,别人为什么不看好她呢?

于少平:这是我的体系里头,首先我觉得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是不一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学院的教育,它不是按照纯粹传统中国画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中西合璧的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我教的是纯粹性的,中国纯粹性的东西就按照纯粹的方法,传统学习讲究的是什么,这个学校也许没有教,也许没有人认真地去教过,她可能在学校里没有这种机会。它不是属于大课堂式的教育,它是属于师傅带徒弟这种教育。

.

    记者:假如说这么样跟你学习的话……

    于少平:她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画家,她不是一般的画家,至少说从现在她的画里,我已经看出她有很大的空间,我也许说话有点狂妄,我就跟别人说我希望她成为中国最好的女的山水画家。

.

    记者:那么就是说实际上你说到中国画的精神问题,那么您通过这么多年研究理解,包括你品读中国画,对中国画的这种精神……

    于少平:中国的艺术,是内心的修炼的艺术,它就像太极拳。或者像茶道,不是为了表演,它只是为了调整身心,调整自己个人精神状态。当然它有表现的功能,有艺术的功能,但是更多的是修炼,所以注重内在的气息和状态。在中国绘画当中是最重要的,不是表现,是修炼是往内,不是头脑而是内心的一种修炼,把自己状态调整好,心态调整好。所以我觉得画画不是痛苦的,有很多的艺术家,比方说当代的西方艺术家创作是很痛苦的,而中国画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痛苦,需要的是修炼,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学新的东西,每天把自己身心修炼好,当然你这个时候,有的东西你会感染别人,你好的作品你也会感染别人,也会使自己健康,或者使自己体悟,自己内心的东西更丰富,更自在,所以我觉得学艺术应该是很快乐的事情。

.

    记者:那么也就是说也应该通过这个画把自己的东西传递给别人。

    于少平:是。

.

    记者:通过这个画能就能看出一个人。

    于少平:对,因为中国的艺术跟西方的艺术不同。不一样在哪里呢,它不需要你太多的激情,它不需要你太多的激情投入,它需要状态,修炼状态,所以中国画家成功的比西方的画家要晚的多。西方画家可以20岁、30岁成功,但是一旦这个年纪他不成功,就像西方的诗人、音乐家一样,因为他不太可能会成功了。因为他的激情、血气、灵感没有了。中国绘画不是这样,中国绘画就是要你不断地修,修到一定程度,叫人书俱老,都老了,状态高了,人的学问多了,状态调好了,慢慢好的东西才会出来,那种精神的高度是一种厚重的高度,平和的高度,那种高度会感染你。它就像一个很有学问的高人,才说几句话,就能体现中国很崇尚精辟深刻的几句话。

.

    记者:但是很多就是说包括您……不是很好看,这个画让老百姓好看的,要美观怎么怎么样的,这个怎么解释?

    于少平:其实好看画不一定等于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含蓄就是没有全部表现出来。中国文化讲究文人艺术,文人艺术是很有思想,它的语言简单地含蓄的表达出来,这个就是美的。很多都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或者是画的很难很像,不一定是好的。为什么要像呢,艺术是精神的东西,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东西,所以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讲究这个是含蓄。比如说我们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小孩喜欢吃糖,因为它的简单,更直观,你吃这个糖很甜,小孩喜欢吃,但是大人为什么不喜欢吃糖,喜欢喝茶、喝咖啡,喜欢吃火锅,辣,又喜欢吃酸,因为它里面更有丰富感的东西。画也是这样,要注意一个人的精神,当你有精神高度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东西会更丰富,当你没有精神高度,那你回到儿童的感觉。一张画就是一个人的心境,一个人的心境是可以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笔墨就是语言,它跟心境是有连接的,懂画的人他通过他的语言,可以知道他的内心,知道他的状态,甚至可以知道他的人生哲学,都能知道。

.

    记者:杨梅通过一段学习之后,你觉得他这个进步达到什么地步?

    于少平:她首先第一点,她以前虽然喜欢中国画,但看不懂中国画,我教的首先我要让你知道中国画到底好在哪里,比如说山水画讲究的是什么。还有古代的材料学,就像一个人你要跳芭蕾舞,你要学芭蕾,你必须要有芭蕾鞋,你不能穿布鞋和皮鞋就跳芭蕾舞,学画也是这样,材料,你学一门艺术要跟它运用的大概相同,所以你会找到这种感觉。我还教了她书法、国画的基本道理,用笔、用墨。把画看懂了以后,才知道你的方向往哪里走,努力才会努力到点子上。第一步就是看懂中国画,怎么看,从哪里看,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给她调整,但是这一旦懂了以后,她马上知道她以前的追求。虽然有的时候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我不认为好,她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别人认为好,我说不认为好,我讲出道理来,让她明白。我就把该固定的固定下来,该抛弃的抛弃掉,因为我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然后再讲方法,怎么样才能达到好呢。我说要读书,要读一点庄子,要读一点理论,好好学书法。讲了以后,明白了,她就照着做,做不做差别是很大的。

.

    记者:差别大在什么地方?

    于少平:中国画真正讲究的,比如说笔墨里、线条里的对心态的把握的,绘画的语言功夫,笔头的功夫等等,因为她知道了以后,她就很主动地学习,得到了,就是得到了,那是以前没有的,这种水平说实话,我都有点惊讶你教了她,她就会很努力地巩固这些东西。

.

    记者:那就是比方说她现在的水平,你大概估计一下,按照传统的这种教育方法,她大概相当于多少年,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

    于少平:这里面就有一个很难鉴定的一个术语,因为中国画就是现在国内教中国画都不是我这种教法,所以我教的是传统的一种思路的一种教法,我们可以讲她对传统的接受、理解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

.

    记者:这一定程度能不能有一个量化,比方说相当于画了多少年?多少年的功力才能够达到他现在的水平?

于少平:她现在这种水平,其实在外面还很少见到她这种水平的,说定量的话,如果不是研究正统的是达不到这种水平的,真正要做的那你没有一个八年十年你是做不到她现在这种程度的。我可以讲讲我自己,我以前是学中国画专业毕业的,从我真正回到传统,达到这个程度也有十五年时间。我是自己学到的要道,要走弯路要探索的,她是我教育而得到的。

.

    记者:听你讲,你觉得她可能成一个好画家,怎么定论的?

    于少平:这个怎么定论?她如果做一个地区的好画家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我希望她成为中国一个好的女山水画家,我是对她的希望。她是符合我的体系,当然以我的标准来衡量,她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功夫和理解,我认为已经挺不错了。但这个不是说一个艺术家的水平,只是她在学习传统上下了功夫,对传统绘画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那至于说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的定论她可能会成最好的女的山水画家,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当然这是我的愿望。

.

         记者:我看你教学生山水画时特别强调传统,这是为什么?

于少平:在开始学习一门艺术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这门艺术的“好”和“不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教学生的时候,首先要告诉他什么是传统的精髓,我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搬了五次家,当然每次搬家都会扔掉一些东西,但是搬了五次家没有扔掉的东西,可能就是你们家的好东西了。传统也是这样,就拿元朝来说吧,元朝的画家没有现在这么多,但万把人总应该有吧。我们现在还能谈到的元朝的山水画家,或者是其他的艺术家,你几乎点不出超过十个来,为什么呢?是那些人都被历史给洗掉了,历史能够留下来的东西,是厚重的东西,是好的东西。学习艺术的时候,你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东西好在哪里。可以跟当代人进行比较,我教学生,肯定不会教当代人的东西,我会教历史上最好的东西。就象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教学生的时候,教什么呢?教一流大师的一流代表作,而不是他的二流、三流作品,教一流大师一流代表作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你把这个让学生知道了以后,学生自己就会有一个目标和方向,到底应该学什么东西。

.

    记者:我看你教学生山水画的时候,是从线入手?

    于少平:因为中国艺术跟西方艺术有点不一样,西方艺术强调的是光、空间和色彩,它是比较复合的一种东西,就像交响乐一样。中国的艺术是比较醇厚和单一的,强调的一种是书写性,在中国艺术史上是把文人艺术放在最高峰的,工匠艺术或者是我们现在称作画家的艺术,放在次于文人艺术的高度。那么文人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呢?首先是思想,第二是在有思想的前提下,比较轻松自如地“写”的感觉,而“写”是最不经心时达到的一种状态。中国人在运用这个工具和材料上跟它的历史有关系,从书法慢慢延伸出的一种书写性,它会运用到中国绘画当中,还有一点就是:最直接的线条可以最直接地表现一个人的状态。所以从这里入手是比较便捷的一种方式,也是比较根本的一种方式。

.

    记者:您写四个线条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种“物”,这个“物”是个什么东西呢?

    于少平:线条其实是一个人内心的一种状态。比如我们说孩子的品味是简单的,如果给孩子一块糖,他就觉得很满足了,这是感官上的一种东西。然而越是成熟的人内心越丰富,比如我们喝茶,喝普洱、喝红茶,肯定不会像糖水那么容易入口,那么简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品味可以随着经历丰富起来。那么我们要求艺术也是丰富起来的,不能让它太直接,比如说不懂艺术的时候,以为仅仅漂亮、细致就是好;一般人也会也把难度当成艺术,比如说我们讲一个东西画的很像,有难度,但这不等于有品位。审美也是这样,说容易入口的东西好,不一定就是很有回味的东西,所以艺术就是讲究品位和格调的一种东西,也就是它的“丰富度“。

.    于少平:所以我们说线条的“有物”就是一种相对有“丰富度”的东西。

.

   记者:就是您研习这个中国画这么多年,有些线条“有物”,有些线条是没有“物”的…

    于少平:应该是初级阶段从这里入手,比较容易切入对中国绘画的理解,当然不是全部,是最初,最容易和最直接的,可以进入的一个方向,从一个角度,切入进去。

.

    记者:我看到您对那个四种线条做一个总结的时候,我能够感觉就是您认为最“有物”的那个线条,走笔是比较慢的,其他那些线条可能走笔会比较快一些?

    于少平:不是不是,我举第三种的时候,它是更慢的,但是不叫“好”,那叫“郁”,就象过于用力的时候,并不是“好”,过于轻松,草率也不是“好”,好是既沉稳,又舒畅的感觉。中国绘画中把两种不同的东西同时融入的时候,才说这个线条是比较“好”的线条,既不能过于轻率,也不能过于沉重。

.

    记者:您觉得这个东西是能够传达给观众的?

    于少平:完全可以传达,而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种东西。

.

    记者:说到这儿就说到一个我觉得中国画一个山水观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好的山水画,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于少平:中国的山水画,首先是一个“游”的概念,什么是“游”?我们讲一个人在旅游,旅游时他不会想到很现实的东西,他是在“玩”,中国艺术很强调这种“玩”。中国人在画山水的时候,就是“游”,“游”正如庄子所说的,是一种比较散淡的状态,是心在“游”。好的山水画,就是给观赏者一个画家用精神在“游”的一个概念,其实就是借助山水,借助水、借助树、借助山、借助云达到的一种精神的“游”的高度,这样的山水画就是好画,不是细,也不是粗,而是“游”的精神。

.

    记者: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吗?

    于少平:是比较好的境界,不能说最高,很难说最高是什么。

    记者:历代大家都在推崇这种东西?

    于少平:对,我们讲黄公望,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尊为山水中的兰亭,他就达到了一种高度,他在画这幅山水的时候,很强调一种状态就是书写,强调一种精神,去融入山水之中,强调跟大自然的一种气息的结合,他不是到那里画真山真水,是气息跟自然的一种真正的融合,才有这种“游”的感觉。

    于少平:宋元绘画,以工取胜,以难度和宏伟取胜,真正的文人山水画,能够推崇的也就是倪云林和黄公望吧,他们应该是同样的高度,只是有所不同而已。

.

    记者:就比较“游”?

    于少平:对,都是“游”,倪云林的画比较散淡,黄公望的比较流畅、比较舒展有流淌感,如果从抽象的角度来讲,他是这种感觉。

.

    记者:你刚才将讲这个笔墨,通过笔墨能看出一个人高下,一个人的好坏,这个笔墨这种概念是一个什么东西?

    于少平:有人说笔墨等于零,这是错误的。笔墨是语言,谁能说语言等于零呢?笔墨是中国画家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它是需要锤炼的,雨果说语言为思想而铸造,我们不锤炼语言,怎么能够表达思想呢?语言和思想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讲一句话的时候,它背后一定有一个意思,语言本身就含有意思,所以锤炼语言的同时,就是在学艺术的思想,或者是在训练艺术的感觉、艺术的品位。

.

    记者:我看到您让我看的一些画,我感觉画的非常“静”,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是不是整个推崇的东西比较单一,“动”的不行吗?对于中国画来讲…我表达出来的这是不好的吗

    于少平: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用头脑、用智,“智”比较多,“慧”比较少。中国的文化强调的是用“慧”的一种感觉,就是修炼状态,所以中国的绘画需要修炼很长的时间。西方艺术家如果在三十岁之前没有成功,你就没有机会了;而中国的画家,二十岁、三十岁的人,你说这位是大师,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可信的,因为他的修炼没有到位。

      于少平:修炼,强调的是修炼“常态”,常态是人最提倡的一种状态。常态不能是 “郁”,对于中国人来说你可以有这种艺术,但是不能作为最主流的东西去提倡,艺术家可以有这样的作品存在,但是你对学生的要求或者艺术的追求要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作为一种主流。一个人可以有情绪,但不能要求每一个人时时刻刻保持这种情绪,保持这种激情。中国人不强调这种东西,强调的是一种“修炼文化”,比如说齐白石、黄宾虹,如果他在50岁,像我这么大年纪的时候,能够充分去发挥去创造的时候,他不会达到后来的那个高度。他不断地修炼自己内心,他的底蕴不断醇厚,自然形成了一种风格,这里强调一点,不是创造风格,而是形成风格。是慢慢有的,是你骨子里有的,慢慢带出来,这个风格才是你的,不是用头脑设计出来的风格。中国人不强调设计风格,包括书法,书法不存在创作,只把你的状态直接显现出来,而且要修炼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不修炼到这个程度,你想出来的也是假的风格。

.

      记者:你刚才也提到齐白石,大家都觉得齐白石是特别好的?齐白石的画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于少平:齐白石达到了一个综合的高度。

    记者:从线条上看到的?

    于少平:线条的一种状态,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状态。一个人修炼到一定的高度,他字的气息,线条里的气息,包括他的创造力都能体现出来。中国绘画也讲创造力。齐白石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风格,他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他可以把田园的一种朴素的,最贴近的题材,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创造。但是这种创造不是设计出来的,它是慢慢形成的。

.

    记者:能不能您再具体点讲齐白石的这个线条?

    于少平:齐白石的线条,其实包括了我讲的好多状态的线条,比如说他的线条既老辣、苍劲而又温和。有的线条很随意,但笔墨又很劲道,本来是很相反的东西,都同时存在。这时候他的作品当然显得很丰富,很有内涵。

    记者:作画和做人是不是都有某种关联的?作画也是强调一种修为,作人也是强调一种修为?

    于少平:对,在中国的文化中,一般达到的很高层面的艺术家、医学家或者武术家,他的人格肯定是高尚的,做人是肯定做得好的。如果不注重内秀和内敛的一个人,他是达不到真正的高度的。

.

    记者:那么一个人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会比较舒服呢?

    于少平:文质彬彬,一个人处于是比较合理的一种状态。他不要太张扬,要有内涵,比较宽容,比较豁达,比较沉稳,比较安静。这种人都属于境界比较高的人。

    记者:这样别人的感觉比较舒服?

    于少平:自己内心会舒服,让别人也舒服。他是这样子,不光是为自己。艺术也一样,中国的艺术主要的一点是首先修炼自己,如果你把自己修炼高了以后,你传达给别人的时候,他同样会感受到这种气息。我们讲弘一,弘一的境界是一种静,安静的一种状态,由于他的质朴执着,他显得很天真,他自己不做表面的东西给别人,这种人比较注重内在的修养。我们再讲林散之,林散之的感觉是动中一种静,他虽然很飘逸,但是他骨子里有一种静在里面。这都是读书人很好的品质。

.

记者:这就是这个状态的问题吗

于少平:也不完全是这样,基本上是这样。好的人可以达到这种感觉,就像在苏州我见过朱基占,见过林散之,他们这种人你一看就能感觉到他整个的精神气息。他们跟你讲话的时候,所传达出来的也是这种感觉,他语言不多,中国人讲简,语音不多,语义丰富。在林散之家里,林散之跟我讲的一句话就是我经常跟朋友讲了一句话,“多写晋唐”。过了二十年之后,我才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要多写晋唐,文人书法的高峰在晋唐。魏碑汉碑是清朝人帖学写不好的时候,找了一种拙趣和天真,金石气是一种什么东西,是一种风化出来的一种东西,以这个来代替主流,虽然这里面有好的东西,线条有一种内敛的质感,但是它不是主流。主流是中国的文人艺术,直到这时“多写晋唐”这一句话我才真正理解。以前有一个人当时字写的很好,可为什么现在不是好书法家?路偏了,他没有强调本质的,中国书法是要修炼人本质的,修炼就是要读书,读书是为什么,为了养人,养人你会养出气息。

    于少平:这样手下才会有卷气,我们叫书卷气。我们也讲吸收碑贴,碑贴里有拙的感觉,就像弘一也写很多碑贴的东西,我们很多人也写过,我们现在学书法也得学碑贴,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中国艺术的一个主脉是什么东西。

.

    记者:我知道您也教过很多学生,大家都觉得你这个方法比较好,你现在自我评价一下,你这个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中国画的一个切入方式吗?

    于少平:我觉得是一个比较科学的一种方式。我也借鉴了西方的教学理念或者教学方法,包括比较逻辑的一种表述方式。教育是怎么回事,教育是一个结构,我们举一个例子,碳元素,可以组成石墨,可以组成金刚石,不同在那里,不同在它结构不同,结构的密度不同,它形成的出来的材料的质感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设想一下,我们讲一个例子,原始社会一个孩子生下来,我们把他放到今天,他活了20年以后,返回到原始社会的时候,他是天才,跟智力没有关系。我们再返回来说一下,我们现在生了一个孩子,我们放到一个很原始的社会当中去,他生活了20年,虽然他天资很好,回到我们当今社会,他几乎是一个傻子。很简单的,这就是说明教育是环境,是一个结构所造成的。那么一个好的老师,不是要把我自己的东西教给他,比如说我画什么他画什么,我要组成的一种结构是很合理的,也许是超出一般的一种结构,我把它影响学生的时候,可能他一出手就能画。一旦学会一点,他就可以达到一个高度。

.

    记者:假如说我找了几个人从来没有学过画,能学好吗?记得你说过:“数学学的好的人,可以画好画。语文学的好的人,可以画好画。歌唱的好的人,也可以画好画?”

    于少平:当时是这样子的。

    记者:为什么这样讲?

    于少平:我这样讲,这是有道理的。

.

    记者:能不能把你的观点说一下?

    于少平:数学学的好他是逻辑思维强的人,逻辑思维强的人,你通过理性的表述,把他的感觉系统打开,他肯定可以画好画;语文学的好的人是理解力强的人,理解力强的人你要表述清楚,他也能理解,他也能学会;歌唱的好的人,应该是模仿力好的人,模仿力强的人通过模仿再介入艺术的本质也是能学好的。我做过很多教学实验,没有学过的,进步会很快,因为他有理解力,所以艺术的教育最根本在哪里,就是说通过你理性的表述,打开学生的感觉系统。这是我的教学理念,就是通过理性的表述我把你感觉系统打开,让你感觉到,那么你就会对艺术有感觉,这不是那么神秘的艺术。

.

    记者:你觉得这是一个窍门吗?

    于少平:这是一个方法,不是窍门。科学的方法。

    记者:假如说我掌握了这种方法,岂不是我也能画的很好,我也可以是大师,满街都是大师?

    于少平:艺术是人人可以从事的,大师是比出来的。就像人人可以跑步,跑一百米,但是真正能跑到刘翔这个程度的,那是比出来的,现在罗伯特上去了,那么刘翔就到了第二,如果没有罗伯特,刘翔不就是第一了嘛。艺术是人人可以从事的,就像你不能说我不可以跑,同样不可以这样说,我不可以画画。人人都可以绘画。可以看懂绘画,了解绘画,但是不能叫大师,可以做一个画者,或者是一个画家,如果你再上去了,那你也许就是一个大师。

.

    记者:这时候就需要天分了?

    于少平:教育是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普及性的概念,你没画过画的,我可以教你了解艺术,懂艺术,可以达到一个普遍水平,这是普及教育,普及教育就是有一个科学性。另一个是什么呢,是根据每一个人的有天分,那属于往更高层面走的,它要因材施教,即使因材施教有天分的人也要坚持,或者是发展下去。他可能成好的画家,或者是成大师。

.

    记者:那么普通人画画就没有什么障碍了吗

    于少平:没有障碍,你不是画过了吗,有什么障碍啊。

    记者:我特别欣赏你那次说的,神仙本是常人做,能不能把这个表述一下,我觉得这个话说得挺好的

    于少平:这个其实是哪吒闹海里的一句话,他讲的就是任何的我们所谓的大师,我们所谓的名家,好的画家,艺术家他其实都是一个常人。就是说有很多东西你要去理解,然后你要坚持下去,当时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哪吒闹海》里面有一个老道跟哪吒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叫“神仙本是常人做,只是常人志不坚。”常人只是不够坚强,不够坚持,如果说在一个好的方法的指导下,你坚持下去,我想可以走得稍微远一点。我们讲所有的好画家,首先他是要感悟这个东西,他也要坚持,要刻苦,所以能走的远的肯定是能坚持的,能坚持的也走的更远。那不就是神仙了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