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谈山水画四大分支

谈山水画四大分支

谈山水画四大分支

完美书画网(http://www.dsct.cn)赵立军编辑

滴水草堂画廊(http://www.dscthl.cn)

  任何一个画科,它的初始阶段总是混沌而不可分的。后来为什么要分类?因为通过漫长的发展,已然存在了衍生科目的一定体量,所以必须确定其分支。人物画产生最早,山水与花鸟本是人物画的附属内容。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当画家所创作的作品数量足够多,并且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和题材特征,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备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具备了独立分科的条件,山水和花鸟就分科独立了。正如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所言:“界限不清的边缘绘画现象很多,这是正常的,并可能产生新的品种和体裁式样。本来我们分类不是先验的,而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绘画艺术状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来划分的。绘画艺术总是不断创新变化前进的,有的品种合并、有的分化,有的淘汰、有的新生,变化万端,这正说明了中国绘画的繁荣景象。”科目的分类方案是绘画史论家根据大量研究而作出的,在若干年内,它呈现稳定的状态。分科对促进绘画的发展、各门类的艺术特点的健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些划分也必定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到了一定的时代,也会产生重新划分的现象。在不断发展中,品种体裁将会更加丰富多彩,这是自然衍生的结果,一个良性的艺术生态现象。

  我在对山水画的创作研究过程中,发现田园山水画在当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呈现出一个山水画分支的面貌。在确定这个分支的学科定位时,又发现它有另外两个“兄弟”:海景和城市。这三个“弟兄”一旦“闹分家”,原来 “当家”的高峰山岭山水画,便成为老大哥。这4个分支,论“辈分”是弟兄,名称是“科”下面的“目”;论体量,“峰岭山水”为首,“田园山水”第二,海景与城市分别为第三、第四。山水画“四大分支”的区分,主要是看各种物象所占的比例,也就是看一幅画中是哪种题材为主的,哪种物象所占的面积最大。当然不可能都达到十分纯粹,但构思立意、形式技巧等显然都不是鉴别画目的要素。确定了山水画“四大分支”,4个“家庭成员”都找到了立足点,才有了“合法”的“户口”。基于此说,我们才有可能对各画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峰岭山水画”,是山峰、山岭为画面主要意象,岩石、瀑布为构成要素的山水画。而其中的树木、建筑、人物是各目共同使用的素材。峰岭山水画不仅创作数量庞大,在文化背景、精神提炼、技巧积累上都是十分成熟、厚实的。自魏晋始,人物画、建筑画中出现山水的背景,人们对风景的关注主要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大山大岭。随着视野的开阔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人们才渐渐把视角转向大自然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长期以来,它的主旨在于演绎崇高伟大,注重隐逸之趣。到了现当代,隐逸主旨已消弭,又加入了新时代人间生活的气息,创作技巧也在相应地发展。一代代山水画家的探索,为山水画其他分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至今,山水画中的大山大岭、岩石瀑布所传达的大气磅礴的山河宏观美,仍为人们所神往,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田园山水画”,是以村野之景为主的山水画。它是由山水田园诗作审美认识上的前导,从山水画、风俗画、汀渚水鸟画中衍生出来的。主要表现村居、农耕等题材,淡化或摒除山岭意象,追寻自然宁静之趣。它擅长于挖掘和表现细腻的情感,重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表现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自然风景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精神特质。在这些方面,田园山水画超越了峰岭山水的表现力,在山水画中以其清新的面貌脱颖而出。在表现方法、技巧上,由于淡化了山石皴法语言,从而刺激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自隋唐萌芽、五代产生之后,田园山水画一直不断地成长。惠崇、赵令穰、沈周、王翚、钱松喦等历代画家有很大影响。虽然有时前进脚步缓慢,但进入现当代以后,它得到迅猛发展。从已搜集到的资料看,现当代60年中出版发表的田园山水画作品数量超过了之前1000余年所记载的同类作品数量的总和。这与工业化后乡村的变迁、生态审美意识的增强有关。时至21世纪,人类对绘画的审美意识大大深化,他们关注田园美,喜爱田园山水画。可以说,“田园山水画”分目独立是时代的必然。

  “海景山水画”,是以大海波涛、海岸景物为主的山水画。水景在山水画中出现较早。宋代马远对水波的画法很有研究,所作《水图》水平甚高。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比较出色的海景作品。清代的袁江、袁耀、马昂,都创作过精彩的海景山水作品。20世纪初,西洋画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人。此后,画家出洋的多起来,他们被浩瀚汹涌的大海所感染,开始渐渐喜欢表现大海的动态美。中国画家将山水画技法用于描绘海景,又扩展到海岸相关景物,使海洋与海岸融为一体,更加壮观和丰富。关山月、孔仲起等画家都善画海浪和海边风景,当代又有一批优秀的中国画家从事海景画创作。

  “城市山水画”,是以城市、集镇、人造园林为主的山水画。它主要表现人居聚集的建筑之美。古代由于建造宫殿的需要,很早就有了关于建筑的绘画。其产生要早于现代意义上的山水画的独立。但是当山水画独立之后,一直以峰岭的宏观气势为审美主流,建筑只是作为点景。间或也有以城市、集镇、宫阙、寺庙、园林为主的山水画,常在风俗画、界画中出现。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代沈周的《两江名胜图》、清代王翚等所作的《康熙南巡图》等。现当代徐希、赵绪成等画城市,童中焘、孙君良等画人造园林,刘懋善、杨明义等画江南集镇。还有一些名家,如李可染、钱松喦、陆一飞、唐云、吴冠中、应野平等都画过城市。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生生长于城市,对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情况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未曾有过的,表现城市风貌的作品因此也越来越多。目前虽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山水画,但尚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传统山水画的文化精神在这个画目中还比较淡薄。它的精神内涵、审美特征、品评标准等亦尚不甚明了。因此,有人说它是风景而不是山水画。但我认为它是一种比较入世的山水画。地方特色、多元素组合和田园城市理念使它更丰富多彩。它有独立的特征,可以分目,而且只能是山水画莫属。

  我对山水画分支的研究10多年,提出也已历8年,但尚不能说已经很成熟,希望能有人提出更加完善的表述,更希望业界能在大胆使用中得到磨砺。山水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终于有了今天这样空前壮大的体量,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繁荣局面,继续大胆地在未知领域作出更多探索,共同把山水画引向更健康、更美丽的前景中去。(张正忠)
[fly]欢迎光临滴水草堂书画网[/fly]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