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中国画中的笔墨问题
。
滴水草堂书画网(http://www.dsct.cn/)
滴水草堂画廊(http://www.dscthl.cn/)立军编辑
。
笔墨的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自“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后,出现了很多关于笔墨研究的文章。我认为,笔墨是中国文化形成的表现方式。中国画本身在世界艺术中是艺术高峰之一;从独特性上讲,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是因为“异”。用潘老的话讲——高峰意识!由此而言,才能正确地认识与对待中国画。
。
过去对于笔墨的许多争论,就是因为对于笔墨不理解。笔墨作为抽象的概念,有它历史发展的过程:由笔向墨的发展,笔与墨之间的关系;笔与笔之间的关系等。对于一个抽象的理解,我们往往有片面性,往往容易误解。因为有片面性与误解,所以有很多争论。要讲笔墨的地位与价值,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笔墨。“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指出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对“笔墨”的见解是:“笔与墨会,是为絪緼,絪緼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絪緼之分,作辟混沌乎,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者得之也。”
。
深秋幽林图
。
中国的艺术讲究的是“造形”,或曰“写形”。造型只是造形中的一种。我们的意义范围要比西方绘画大得多。中国的艺术与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无论如何是讲不通的。有人讲笔墨是程式,这又变为具体的,僵死了。笔墨是个流动的概念,从来没有确定过,抽象的概念都是没有确定性的。
| 欢迎光临 滴水草堂书画网 (http://dsct.cn/) | Powered by Discuz! 6.0.0 |